进入到肉搏环节之后,之前的蹶张弩手与弓手也会退居二线更换装备,视情况而定,变成刀盾手和长矛手,加入到肉搏战中,力保营寨防线不被攻破。
袁树参考范隶的意见,对三千名步兵做好了此类规划,详细布置他们的任务。
至于士兵们的什么时候行动、什么时候退居二线,则由军旗、军号进行传递。
这些内容也是军事训练时最基本的内容,甚至比技战术更加靠前。
最后还有两千骑兵,他们将由范隶和廉达率领,他们的任务是要在双方出现胶着状态的时候从左右发动侧击,利用叛军没有很多骑兵的劣势搅乱他们,然后配合步兵,把叛军彻底击溃。
到此为止,袁树的想法还是很正常的,只是阻止叛军的进攻,挫败他们的势头,以此策应段颎率领汉军主力攻克胙城的行动。
但是曹绍完全不知道袁树到底是如何安排的,也不知道他面对的汉军到底是多大的数量级,他只知道一支汉军在他们的必经之处安营扎寨试图阻挡他们支援胙城,且兵马数量比较少。
那还有什么说的?
以多击少,还有不能赢的?
所以曹绍的命令就是以营为单位,让各营校尉率领各自的人马包围、攻击汉军营寨,将汉军营寨快速拿下,然后支援胙城。
他没什么战术策划,也没什么太多的设想,当然现实条件也的确限制了他的设想——弓手和骑兵都是重要的技术兵种,需要训练。
与一般负责肉搏的军队训练几个月就能拉上战场当填线宝宝不同,这种技术兵种再怎么加快进程,没有一两年的功夫,那是真无法掌握技战术,贸然上战场,估计对自己人的危害更大一些。
所以刘郃所部叛军虽然人数多,但是骑兵和弓弩手这种技术兵种十分稀少。
整个叛军里能算作骑兵的只有一千五百多人,会骑马但是不会做战术动作的骑马步兵也就三千多,能熟练使用弓、蹶张弩等兵器的只有一千二百多人。
而且这些人也不可能全都派给曹绍使用。
曹绍带出来两万人,与汉军同等水平的弓弩手只有三百多,就算拥有东郡武库,弓和弩的数量有保证,但是不会用,又能如何?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近身肉搏的战术,直接往前冲,靠着人多势众,看看能不能打出局面。
结果是——打不出来。
因为对面的汉军都是正儿八经的精兵。
一看叛军进入了蹶张弩的攻击范围,袁树一声令下,身边传令兵立刻开始挥动令旗,深沉而悠长的号角声随之响起。
五百名蹶张弩手立刻进行战术动作,躺下身子,用脚和身体的力量把蹶张弩踏开,身旁的辅助者立刻帮助他们上箭,做好射击准备。
而后……
“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