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逢笑道:“你的部下里也的确有不少能力非凡的,听说你也给他们教导农务之事,你们的良庄也操持得很好,为父很满意,所以你的部下的确可以安排一批到地方上做官,也可以进入朝廷一部分,这都可以。
等之后事情理顺了,为父给你一份空缺职位名表,你填上便是,倒是你自己,真的就没有想要的合适的职位吗?别人都在历练,你却没有职位,到时候你的部下比你的官职还高,你这个做老师、做首领的,又该如何是好?”
袁树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人情归人情,现实归现实。
给自己的部下安排了那么多职位,结果自己还是白身,这实在是说不过去,这样一想,接下来如果还要再等三年才能做官办事,未免太过于难熬。
于是袁树开始寻思,什么职位能够适配自己现在的这个情况,可以让年轻人去做。
这个职位最好可以展露才华,可以积累功勋,可以立下让天下人服气的大功,并且让自己的声望稳步增长,不至于让二十岁之前的这两三年白白荒废。
行政方面想要立下大功比较难,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立下大功难度颇大。
那么,就只有军事了。
作为一个古典国家,出将入相是汉帝国的常态,上马治军下马牧民也是很多名臣所经历的日常,又能打仗又能治国这才是标配,与后来文武分明的情况大为不同。
而且军队是强者为尊的世界,只要你强,年龄不够,也能站稳脚跟,如果你不够强,哪怕你背景通天,七老八十,也无法在军队里站稳脚跟。
军队就是那么简单粗暴且残酷。
和平盛世还有摸鱼混日子的可能,要是在乱世,或者在边关,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丛林世界,管你出身多好都架不住一把钢刀,正是热血男儿积累功勋、博取富贵的大好地方。
这样一想,袁树的思路忽然打开了。
在文化层面,自己已经站在了整个东汉帝国的顶层,是少数几个扬名天下的牛逼大儒之一,而且还有辉煌的战绩,非等闲之辈可以质疑,属于不败金身拥有者之一。
政治层面,自己已经是兵变领袖、新帝登基的功勋急先锋,任谁也无法否认自己在这场兵变之中的领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受限于年龄和现实状况,袁树并不想从郎官、县令之类的职位做起来,因为这些职位需要的时间很长,建立功勋难度很大,想要跳过去又障碍重重。
有汉一代,讲究猛将必发于行伍,宰相必起于州部,无论你多牛逼都要有基层经验,不然就名不正言不顺,始终为人所诟病,这是大族子弟所不愿意的。
所以比起一年郎官三年县令,袁树觉得有这四年功夫,自己完全可以在军事层面打出一片天地,指不定到时候就混成了高级军官呢?
届时再通过“上马治军下马牧民”的惯例顺利从军职转为文职,或者文武兼修,走一套出将入相的路子,就能很自然的进入雒阳担任要职,掌握重大权力、参与天下事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