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安乐好笑的看着她。
“我什么算不到,都跟你说了能算,你还不信,就你家那位婆婆这作下去,你们就赶紧想办法和周家扯清关系吧!
要是提前下放,说不定还能弄个知府当当,等着风雨欲来,那可就只能做七品县令喽!”
崔氏听她这么说,心惊胆颤。
回去就和周大老爷说了这件事。
周大老爷不相信萧安乐的话。
萧安乐是真的一点没骗人,看在那位崔夫人给钱给的那么痛快的份上,真的有好好给他们算。
这一算可不就算出来了吗?
只是她同时也算到了,他们不会相信她的话。
所以算了等于没算,说了等于没说,只会让周家人在出事之后懊恼的想着,当初为什么没有听萧安乐的话。
都已经早知道了,却还不改,萧安乐可不惯他们的臭毛病。
更不会帮着他们去给长公主求情,都已经说了还那个德行。
只有崔夫人默默收拾银子,转移财产。
东辰从前院过来拿了张帖子给她。
“东家,这是周府举行宴会的拜帖,您要不要去一趟?”
萧安乐看一眼那拜帖摇头。
“不去,以后周府不管是谁来都不用往我这领了,那位崔夫人也不用再让她再进来,不想搭理那些蠢东西。”
听了萧安乐的话,东辰立刻执行,没过几天,周家放印子钱这事果然被人给捅出来了。
崔氏一想到萧安乐之前提醒过她立刻过来找萧安乐。
安乐就觉得好笑,来找自己有什么用?
都提醒了他们还不收手,等着被人连萝卜带泥的挖出来。
东辰得了萧安乐的话已经提前把前院和后院的门关了。
那位崔氏来也没有见到萧安乐,东辰只告诉她,萧安乐不见她。
崔夫人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懊悔没有听萧安乐的。
只是她后悔也没有用,因为她婆母不信,所以她现在回去只能继续转移钱财。
大长公主答应了孟大将军的婚事,这个消息一下在京城炸开了。
就不仅仅只是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闲着没事打招呼的方式都从,
“吃了吗?”这句话转移成。
“你听说了吗?
大长公主和孟大将军要成亲了!”
“听说了,唉呦,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竟然还能二嫁。”
“这孟大将军听说等大公主大长公主好多年了,真真是个痴情种。
如今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可喜可贺呀!”
“是啊是啊,真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好事。”
还有人托大的道:
“这几个公主里面,我就看大长公主最好,虽然之前那周侯爷不咋地,但是这孟大将军可是真的对她好!
一等就是这么多年,要是有人也能等我这么多年,唉哟,我死了男人我也嫁!”
众人:“……”
“孟大将军身边一直都是连个女人都没有,就等着大长公主呢!
喜事啊,喜事!”
京城的百姓一时间奔走相告,都觉得是个大喜事。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像是他们自家的闺女要出嫁一样,说起大长公主和孟将军的婚事就咧着嘴乐。
竟然一时间无不拍手叫好的。
“这些人,这些人都疯了吗?
一个寡妇不好好的守寡,守个贞洁牌坊,竟然还想着再嫁,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呀!”
当然也偶尔有这种质疑之声,通通被周围闲着无聊唠嗑的人给怼了回去。
“皇上都颁布了鼓励寡妇再嫁的政令,怎么的,你觉得皇帝是错的呀?
亏还是个读书人呢,看你这书都读到狗子肚子里去了!
那寡妇再嫁,那皇帝鼓励,你一个读书人,早晚还不得卖与帝王家,你还不同意,在这说个屁呢?”
“就是就是,皇帝都发布政令了,那长公主再嫁那也是听从皇帝的意思!”
也有那嗑着瓜子的寡妇心思活络起来。
长公主都再嫁了,那她们还守个什么,有贞节牌坊的不敢轻易再嫁,没有贞洁牌坊的,那再嫁人就轻轻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