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内生动力

发放消费券,如果百姓没有多少消费意愿,或者还要往里搭钱,效果也将打折扣。专家们往往高估自己的智力,低估老百姓的智慧。

有些过剩的产能,本身需要市场调节他的发展方向,逼迫企业回归产业升级。不能指望政府输血来给他们救命。

这些年我们的一些政策,比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客观上滋长了产业资本的盲目扩张,百姓并非是最大的受益方。

经济的发展有波峰有低谷,我们大部分人不愿意在低谷中忍耐,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过去贫穷生活留下的阴影。”

老柳听了成林这套说辞,似乎有些道理:

“成主任,从你的基层经验来说,怎样提振经济?让消费真正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成林给各位记者倒上茶水:

“柳记者,内生的消费力才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真正推动力。目前百姓不敢消费的原因,网上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百姓头上有几座大山:住房、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就业。

这些年来房地产几乎掏空了百姓的口袋,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百姓兜里剩下的三瓜俩枣,还要顾及医疗、养老、子女教育,捉襟见肘是必然的。

眼下政府层面也没有多少余粮,来普惠式解决百姓的关切,只能依靠发展来慢慢解决。”

老郑对成林提及影响百姓消费的几座山有同感:

“确实如成主任所言,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低层次的,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还没有能真正覆盖百姓的基本需求。

广大的农村这一块更薄弱,一些工作才刚刚启动,还需要时间去完善。”

老柳叹了一口气:

“成主任的谨慎,可能更贴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