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足球

这比我上一次如此大费周折后“纠集”到的人数,整整翻了十倍有余!

但这还仅是我能够记住样子,并且差不多可以叫出名字的。

还有大概一、二百名我压根就不认识,但却对我一直满怀好感的“热心群众”,混杂在这浩浩荡荡的“复仇”队伍里。

我能“纠集”到这么多人,靠的并不只是我“混”来的那些诸如“单挑王”、“迹Sir”一类的诨号。

可以这么说,即便我不是“混子”,我仍然对自己的“人缘”,有着绝对的自信!

因为经过两年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一个即便是今天想起来,仍会觉得骄傲的身份——“场长”。

那个“场”,是“足球场”的场。

没错,回顾我的整个高中生涯,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与“足球”有关,但却不是让我获得“单挑王”诨号的那次足球场斗殴事件。

而是发生那件事后不久,我便亲手组织了一中历史上的第一个“学年级别”的“足球联赛”。

由于是纯纯的个人组织,并没有学校撑腰,所以在一中仅有的那个足球场地的“争夺”上,我仅是凭借自己的“面子”,便说服了我曾经那一届几乎所有的足球爱好者们,主动让出了那片“绿茵”长达一月之久。

虽然没过多久,这场联赛便被学校以“干扰学生学习,容易引起班级摩擦”为由,给强行取缔了。

可我那一次又一次协调比赛场地、统筹比赛时间、安排参赛队伍、裁决比赛胜负的忙碌身影,还是深深地“征服”了所有钟情于体育运动的男孩子们的心。

Zh国人真不是踢不好足球,实在是没有一个能够踢好足球的体制。

没错,是“体制”,不是“体质”!

如果“高考”是无数学子去挤“独木桥”的话,那体育就等于是大家排队“走钢丝”。

“独木桥”无非是“单次”通过的人少了点而已,但至少没有生命危险。而且只要把“桥”的数量多修一些,通过的人数就会相应的多一些。

“走钢丝”则不同。一旦失败了,就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而且即便是中途后悔了,也没有回头路可选。因为前后都是“钢丝”,怎么选结果都是一个样。

当然,考虑到当时的国情需要。国家也不可能去花大精力培养那些拥有“足球”梦想的孩子们。当一个国家没有足够多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储备作为“里子”的时候,是不可能培养那些对增强国力并不能产生实际作用的“体育明星”作为“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