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害得是你啊大宝贝,还是你贴心!要是大表哥有你一半善解人意,速速用兵!朕也不至于整日为钱粮发愁!”
“对了!你刚才说让朕传旨催促蜀王用兵?”
“哎呀!陛下听错了,臣妾说的是万万不可催促!”
“却是为何?”
“陛下你想啊,攻灭吐蕃事关重大,那是连太宗皇帝都没达成的壮举,因此必须谨慎对待,岂能潦草行事?陛下稍安勿躁,待吐蕃覆灭之时,便是陛下封禅泰山之日!”
“什么?皇后你说什么?你说封禅泰山?”
武后缓缓道,“正是!”
李治一扫愁容,听到泰山封禅两个眼睛都冒光,泰山封禅这事对皇帝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可是他随即又冷静下来说道,“父皇当年统一大唐,后又灭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大食等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家部落,他老人家都没有封禅泰山,朕去封禅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陛下何必妄自菲薄?太宗皇帝文治武功纵然值得夸耀,可陛下如果能灭掉吐蕃,行太宗之所未行,做太宗之所未做,那岂不正是说明陛下不比太宗皇帝差呢?况且当年太宗皇帝在位时,帝国刚刚平定不久,正需休养生息,可如今四海升平,盛世万千,岂不正是陛下行封禅壮举之时?”
武后到底还是太了解李治了,这一番话直接说到他的心坎里,多年以来,哪怕他做的再好,也总觉得活在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阴影下,群臣总会拿他和太宗做比较,每次进谏也只会说太宗皇帝在时会怎样怎样!
李治虽然表面应允,但内心极为不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大疙瘩!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可听了武后这一番话,李治不由得心花怒放,他顾不了许多,眼下只想尽快做掉吐蕃,然后去泰山封禅,证明自己!
李治心说,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看着天子火急火燎的离开御花园,武后嘴角泛起一丝得意阴险的笑容,只道得计!
李洛啊李洛!老娘看你如何应对!他薛仁贵身败名裂,你就紧随其后吧!
当夜回宫,李治果然急不可耐写下奏折,催促李洛火速进兵!
一封还觉得不够,于是连发三道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