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前车之鉴啊!
李洛要以最大的把握,最小的伤亡和代价打赢这一仗!不动则已,动则必胜!
孙子兵法有言,“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这正是兵家四势中,兵形势的精髓所在!
李世民、李昭那都是兵形势的大家!李洛跟随两人作战多年,耳濡目染,自然一脉相承!
兵形势简单的说就是寻找敌人致命破绽一举击溃敌人,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讲究的是稳准狠!
比如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对战宋金刚,狂飙突进,一日八战,趁他病要他命,这才一举平定刘武周!
可如今这论钦陵乃是吐蕃有史以来第一名将,其能力不在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之下。
其人治军严整,指挥有方,毫无破绽!李洛纵然有千般本领也施展不开!
如果想让论钦陵暴露破绽,那只有一法,就是另外两路奇兵,端掉吐蕃老巢,到时候论钦陵必然回天乏力!
那才是出手的最好时机!
现在能做的只有等!
可是那两路奇兵哪有那么容易就直捣逻些城?
裴行俭部虽然灭掉大小勃律,但是从帕米尔高原到达逻些城迢迢几千里,再加上高原山地行军困难,非一日可达。
而另一路人马中东王李恪到达喜马拉雅山山口,但是吐蕃人有了当年苏定方火烧逻些城的教训之后,早在那山口布置数千士卒防守,人数虽少但是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再加上李恪有自己的私心,不想全力进攻,因为伤亡惨重!死的都是他麾下的兵!他还指望着用那些兵日后做一番大事呢!
因此局势僵持。
然而众将不知道李洛心思,只道他畏惧论钦陵,无不请战,都被李洛压下!
李洛身为最高统帅,压得住军中诸将,却压不住另一个人!
那就是天子李治!
李治为何会传令催促进兵?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