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笑曰,“可惜朕寿命有限,不能亲眼见证九州一统,不然朕非封姐夫你做个亚洲牧!”
虽是一梦,却可激励我等不断前行!不可有一日懈怠!
国家前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泱泱大唐,日月同光,凛凛盛世,万世传扬。
青葱岁月,如驹过隙,白马银枪,生死护唐。
臣与陛下诀别矣!
等皇帝李治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蜀王、十二卫大将军,曾经的安南安西安东北庭四大都护府大都护李昭,已然与世长辞!
享年七十四岁!
天子读前面时,双手颤抖,热泪直流,无论其人生前与他有没有隔阂,然而此刻毕竟作古,天子李治本就仁孝,想姑父一生确实全都奉献给大唐,到晚年还受自己猜忌,想到这里难免真情流露。
再读那信后面,越看越离谱,什么先帝托梦,新九州,哪跟哪啊这都?李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翻开世界地图,寻找新九州的位置,合着这不就是统一整个世界吗?
先帝李世民真给李昭托梦了吗?只有他自己知道。
到此大唐第一代名将凋零殆尽!李昭虽然是本书主角,但咱们这不是修仙文,时间跨度太长,该下线还得下线。
毕竟三国演义读到秋风五丈原那段,谁又会不潸然泪下呢,经典方成。
有遗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有心的看官应该早就发现,写书人总是试图模仿三国隋唐等各种演义评书,有时候妄图制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与宿命感。
奈何文笔学识精力脑洞有限(但我不是吹牛!如果能在半夜三更灵感最蓬勃之时写文,绝对能更上一层楼!)往往东施效颦不得其法,还请诸位一笑了之。
言归正传,这日天子在朝堂之上,命举国哀悼三天,又与文臣武将商定蜀王李昭谥号!
群臣均以为忠武绝佳,天子亦称善,就连平时那些文官,如许敬宗,李义府之辈,也没意见。
遂以“忠武”为李昭谥号!
纵观历史,“忠武”可以说是为人臣子的最高美谥,最具有代表性莫过于前有诸葛亮,后有岳鹏举,同样获得忠武的还有司马师,算了司马师叉出去,唐朝的尉迟敬德,郭子仪,这些人的大名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
谥号刚刚定下,天子语出惊人,“蜀王李昭,功盖大唐,朕欲追赠为天策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