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李雷娶妻生子,天子重处二将

程务挺也求情道,“陛下!薛将军征战沙场几十年,多有军功,又在玄武门救驾,望陛下宽恕他!”

程怀亮求情说,“陛下…郭将军父兄二人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望陛下看在已故安西都护郭孝恪的份上就饶了他的性命吧!”

众将皆跪倒求情。

其实李治也就是吓唬吓唬,哪能真杀。

于是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自今日起,免去你二人一切职务爵位,贬为庶人!”

俗话说雷霆雨露都是天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人千恩万谢自是不提!

其实大非川之败主要责任在天子李治,身为皇帝,一国之主,大唐帝国的掌舵人,熟知手下将军和大臣的性格特点以及作战方式是他必备的功课,明明就是他用人不当才有如此大败!

但是天子怎么会错!皇帝怎么会认错?因此这个锅只能由薛仁贵来背。

放眼中华几百位皇帝,敢于认错改错的也不过就是汉武帝唐太宗数人而已。

写书人倒是认为作为最高权力的执掌者,敢于认错改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毕竟是人就会犯错!是人就有缺点!这很正常!

当年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世时,曾评价群臣,他说长孙无忌为人善避嫌疑,应对敏捷,比之古代先贤毫不逊色,然而领兵作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面临危难不改气节,为官也不结党营私,唯独缺少耿直进谏;唐俭言辞漂亮,性情平和,善解人意,但是跟随李世民三十年却无一言论及国家得失;岑文本品行敦厚,文章是其所长,可是惯于引经据典,难免脱离实际!

李世民还对马周,褚遂良等一一评价,无不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一个领导者能够如此了解自己的下属,才能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管理起偌大的帝国才能如臂使指。

单从这一点看,李治和他的父亲相比,云泥之别。

言归正传,吐蕃一事肯定不能就此罢休!

丢回的场子必须找回来!

李治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扫平高原!把亚洲最后一个刺头彻底拔出!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