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唐军四路围攻,倭国三次上表

含元殿上。

天子开口道,“近来东海多事,朕欲再次发兵征讨倭国!诸位爱卿怎么看?”

头一个站出来反对的自然是长孙无忌,他对皇帝说道,“陛下!倭寇谋反一事疑点重重!老臣以为应当给倭国女王修书一封,暂时休战,待查明事情原委,再做决定也不迟!”

李昭针锋相对,“长孙大人,倭国谋反已是既成事实,还有什么可查的?况且无罪之人尚且惨遭屠戮,何况有罪?就是一个字…打!”

长孙无忌道,“洛阳王这话什么意思?”

李昭道,“长孙大人心里明白!”

“好了好了!两位爱卿不要吵了!朕以为也应该打!”

长孙无忌因屠戮王府一事理亏,不再多言。

传大唐皇帝令!

“复李昭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为瀛洲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左仆射英国公李绩为副,发兵二十万,兵分四路,围攻倭国!四路大军皆受洛阳王节制!”

“老臣领命!”

“老臣遵旨!”

李治为什么迫不及待要开战?

一来他要转移内部矛盾,他发现再不打一仗,朝廷害得出大事!

二来他要在军队和朝堂上建立威望,当年父皇太宗不就是军伍出身吗?

三来自古以来别说皇帝,哪个男儿不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远的不说,单说那隋炀帝不就是三征高句丽导致国家民不聊生,祸乱四起?虽然结果不好,但他的初衷也是建功立业啊!

话说这四路大军都是哪四路?

第一路,由英国公李绩率领五万大军,战船三百艘,从库页岛出发,直插北海道。

第二路,由江夏王李道宗率领五万大军,战船三百艘,从中国台湾岛出发,进攻倭国四岛中的九州岛。

第三路由李昭亲自率领七万大军,战船六百艘,从山东半岛出发,直取纪伊半岛,兵临倭国国都藤原京。

第四路由安东都护高侃率领三万大军,战船二百艘,从朝鲜半岛出发,进攻倭国西侧。

如此四路大军,二十万兵马,一千四百艘战船,成四面合围之势,相约于公元六百六十一年,永徽二年,农历八月十五一齐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