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过去了,时间悄然流逝。
就在这时,右边的一间殿堂里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声响——哐当!!
那是玉器摔碎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紧接着,殿堂里还传出了一个男人粗暴的叫骂声:
“你……赶紧……”
男人的声音本是怒不可遏的咆哮,但话到嘴边,他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硬生生地将后面的“滚出去!”三个字咽了回去,然后强忍着怒气,改口道:
“……从这里……出去!我不想再说第二遍,千万……记住了!”
男人的声音低沉而压抑,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而他的脸色更是阴沉得如同被乌云笼罩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有一座府邸,隐于葱郁的竹林深处,那是樊家的府邸,世代显赫,门楣光耀。
在这府邸之中,住着一位传奇人物的孙子——樊书策。
他,一位身材修长挺拔,宛若青松般屹立的男子,身着一袭华贵的青衣,那衣裳上绣着繁复的云水图案,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能捕捉到晨曦的第一缕温柔。
他的面容精致得如同精雕细琢的白玉,每一处线条都恰到好处,俊朗非凡,气质超凡脱俗,行走间自有一股不可言喻的风流态度,令人望而生畏,又心生倾慕。
然而,本是气宇轩昂,令人敬仰的脸庞,此刻却因愤怒而扭曲,仿佛暴风雨前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怒火熊熊,似乎要将周遭的一切燃烧殆尽。
这一切的源头,皆因一位女子——舒莺。
“樊公子,这是本姑娘亲手为你熬制的静心参汤,特地挑选了上好的人参,愿能助你平息心火,养颜安神……”
舒莺的声音柔和而坚定,仿佛春日里的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心田,却仿佛丝毫未察觉到樊书策周身弥漫的怒意。
她手持一只精致的瓷碗,碗中汤色清澈,香气扑鼻,显然是用足了心思。
“你!舒莺,你这是故意的吧!本公子早已明确告知,对你的心意,我不想再重复第二遍!我的客殿,岂是你这等闲杂人等可以随意踏足之地?”
樊书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在他看来,舒莺此举,故作矫情而已。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舒莺的脸上却无半点惧色,她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倔强,几分挑衅:
“樊公子,我不过是一片好意,你何必如此动怒?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今日种下何因,他日便需承受何果。”
言罢,她轻轻转身,留下一抹决绝的背影,那碗静心参汤静静地躺在桌上。
这一幕,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樊府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旁观之人都在暗自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