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德修女的手指突然攥紧了胸前的十字架,金属边缘深深陷入掌心。阳光透过彩窗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她的表情显得阴晴不定。
“殿下,教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她的声音轻柔如丝绸,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锋利,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雕琢,“毕竟,灵魂的救赎比肉体的医治更为重要。”
小夏突然站起身来,椅子在大理石地面上刮擦出刺耳的声响,她的动作有些僵硬,缓缓地走向希尔德,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对方紧绷的神经上,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希尔德的身体微微一震,她能感觉到小夏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他,让她有些不自在。不过她并不打算退缩,而是挺直了身子,与小夏对视着。毕竟这就是她一直在等的机会,这次是对方主动来求自己办事的,不付出一些利益来,她又怎么可能妥协。
小夏在距离希尔德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她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其中的质疑却愈发明显:“有趣。那为什么…你们要进医院进行学习呢?按照你的说法,救赎灵魂才是你们应该做的,而不是学习医术。”
她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希尔德的内心。
所有的教派似乎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总是热衷于将一些美好的事物据为己有,并赋予它们各种名称和寓意。就像一块精美的石头,本是大自然的杰作,却被教派们强行贴上了属于自己的标签;一朵美丽的花朵,原本只是静静地绽放,却被教派们赋予了诸多象征意义。
这些教派似乎认为,只有将这些好东西纳入自己的体系,才能彰显其独特性和权威性。于是,它们不遗余力地给这些事物命名,编造出各种牵强附会的故事和传说,让人们相信这些东西与教派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这些所谓的名字和寓意往往只是教派们的主观臆断,与事物本身的本质并无必然联系。它们不过是教派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利益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说辞罢了。
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不仅限于宗教教派。人们常常会因为自身的喜好、偏见或利益,而对事物进行不恰当的解读和定义。这样的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真实认知和理解。
以小夏现在的想法,在希尔德提出要进入医院学习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要不了多久教会就会以这是神迹来宣传各种外科手术和医疗手段了。
希尔德修女的手指在十字架上收紧又松开,指节泛白。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蜡烛燃烧的蜡油味和古老羊皮纸的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