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两人用的还是竹竿,一方直刺,另一方回手横竿格挡,但两人演练位置一旦对调情况便截然不同。
李相夷总能稳稳截住单孤刀的剑。
但单孤刀十次有九次都落空。
“师兄,你蓄势时间太长,出招就慢了。”
李相夷实话实说,他在武学方面悟性更强,甚至能看出师父都没注意到的细节——师兄急于一击击倒对方,所以出剑前总有一个下意识往后蓄力的过程,导致速度不够。
然而单孤刀面露不悦——他的准头比李相夷差,这可能是天生的差距,也可能是自己错过了最佳习武的时间……但他比相夷年长,所以力道更大,击中一次就要让对手再也爬不起来。
这想法没错,是李相夷太教条了!
习武当然要尽可能发挥自身长处,不然岂不是永远争不过那些条件更好的人?
但是,李相夷不仅是准和快,内力也随个头一日日蹭蹭上涨——终于有次,单孤刀接住了李相夷的竹竿,却因为对方内力太盛,直接被震掉自己手中的竹竿,还连退好几步,最终摔倒在地。
师父根本没有教过将内力灌注于外物的法门!
为什么李相夷便会了!
难道是他一个五岁的小孩,无师自通吗?!
师父对此没有解释,但也毫不意外,只说让相夷去练新招,而他再巩固巩固。
他踌躇了很久,没敢去追问师父。
但夜里两人都入睡之后,他反复默念屏风上的心诀,试图自己找到‘内力外化’的法门,相夷的床上却频频传来翻看话本子的‘哗哗’声,还有咯咯的笑。
他实在忍不住,翻过身去问相夷:“你说实话,师父是不是私下教了你什么?”
李相夷从话本子里抬头,疑惑地眨着眼睛:“没有啊,师兄,我们不是每日都一起练剑的吗?”
单孤刀愤然背过身去。
他知道师父当初是去收养相夷的,因为他们在街头相依为命,所以把他一并带回来。
师父当时就说过,相夷根骨好,是练武的好材料,而他已经过了最佳的习武年龄——不过他会一视同仁,好好教导,能学成什么样就看自身努力了。
是因为师父那样说了,他才这么拼命地练剑,这么拼命地讨好师父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