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对于儿子顾风的教导便显得格外严厉。
然而,如此过度的严苛却使得顾风在行事之时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犯下丝毫错误。
久而久之,竟养成了一种畏手畏脚、瞻前顾后的习惯。
每当看到顾风这般模样,身为大医的老师总是气不打一处来。
每一次诊病,起初顾风或许还能参与其中,但到了关键时刻,往往还是得由顾大医亲自上阵操刀。
长此以往,顾风又怎能真正地得到锻炼和成长呢?
曾经的衣诺对此也是一头雾水,难以理解父母为何会有如此看似自相矛盾的举动。
直到后来,命运弄人,她阴差阳错地来到此地,并被迫肩负起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之后,才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面对孩子们磨蹭拖拉的时候,那种无名之火确实难以抑制。
不过,毕竟衣诺是经过现代医学系统学习的,她深知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出磨磨蹭蹭并非出于本意,而是由于他们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脑尚未完全成熟所致。
其思维反应速度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自然无法与成年人相提并论,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待他们慢慢成长。
所以说,作为父母,应当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苛责与急躁。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唯有悉心呵护、耐心浇灌,方能迎来绚烂绽放的那一刻。
就如同此刻的顾风一般,原本一直依赖着父亲顾大医的他,却因父亲的暂时离开,不得不在一夜之间迅速成长起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缺少了师父从旁指导,但顾风在处理各种事务时竟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出现顾大医所担忧和想象中的那种糟糕状况。
这对师兄妹二人相互协作、有商有量,凭借着各自扎实的医术功底以及默契配合,成功地攻克了许多疑难杂症。
也正因如此,看到顾风日益成熟且优秀表现的衣诺,心中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她决定要为顾风寻觅一位足以与其并肩作战的得力伙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衣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陆时和叶桐身上。
京城解除封禁之际,陆时出人意料地并未选择接受太医令热情发出的留任邀请,毅然决然地返回了彭城老家。
原来啊,陆时之所以做出这般决定,一方面是由于他还肩负着重回青州清罗堂坐馆行医的使命;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生性耿直洒脱,实在不愿意周旋于那些权贵之间,相较之下,外面广阔天地里有着无数亟待救治的平民百姓更需要他这样仁心仁术的医者去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