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小消息

顺德长公主不在京,几家欢喜几家愁。官员们发愁,王振反而更高兴。

王振原本就因为顺德长公主这块压在自己头顶上的重石离开京城而欢欣雀跃,现在长公主不在京城,原本有些摇摆不定的官员们都纷纷向王振卖好。

一看到自己的“招揽”工作这般顺利,王振心中畅快,恨不得顺德长公主这辈子都不再回来。

王振所提议的开放互市,自然而然地被提上议程,进行地格外顺利。大明不仅在边境上开放互市,更是准许瓦剌派遣使团入京朝贡,以此来维系大明和鞑靼之间的和平现状。

只不过明面上是互市,实际上却是王振、郭敬同瓦剌的暗中走私。

一时间王振手握钱权,风头无量,什么事都要插上一手,只要朝廷内部有用得上钱的地方,王振都免不了要伸手揩油。

原本只是朱祁镇小时候会喊出的“王先生”的称呼,也渐渐开始出现在了不少官员的口中,更是有人喊王振“老爷”,也算是让王振在朝廷内部“后继有人”了。

有人支持自己,王振到处抖威风,尤其是针对那些连表面顺从都不愿意表现的官员,更是使出了百般手段,必定要让他们有所屈服。

要不是朱祁镇还在,只怕他也要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常务副皇帝”了。

好在武举很快便要到来,王振也考虑到武举是皇帝放在心上的事情,便也暂时停下了针对官员的行动。

毕竟皇帝才是他唯一的依靠,要是连皇帝也得罪了,王振如今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他还想着将锦衣卫也换上自己的人,好进一步了解官员们的秘辛,借此机会来掌控那些原本桀骜不驯的官员们。

京城忙于各种各样的事务,朱予焕则是早早地与王骥、蒋贵等人一起南下。

虽然朱祁镇雷厉风行下旨宣战麓川,但这场战争要调动十余万士兵,不管是朝中的官员还是地方的官员,都必须高速运转起来,光是要筹备粮饷,就需要动用半个天下的粮仓储备和人力运输,可见这场战争的规模。

尤其是王骥、蒋贵、脱脱孛罗和朱予焕这四个被朱祁镇点名的人,更需要提前前往云南一带尽早筹备。

明军已经多年没有如此“大动干戈”,还是在已经“安稳多年”的西南边境,不管是军事操练还是情报获取等,几乎都要从头开始,自然是越早前往越好。

朱予焕辅政一年有余,和王骥、蒋贵打过照面,但远远称不上熟悉,因此一路上倒是时常同这两人商量对策,以便彼此迅速熟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