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笑了笑说:“第三策,亦需加以改动。”
刘备挑眉问:“如何一个改法?”
孔明说:“昔日高祖与群臣斩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称王,若封孙权,只能封公,不可封王。”
“封公?”
刘备的语气中透出明显的惊讶,他眉头微皱,显然对孔明的提议感到意外。
刘备说:“孙权心存高远,岂会甘心受封公爵?此举不知,可否成行?”
孔明神色从容地答道。
“陛下,此举正是将难题抛给孙权,让他作出抉择。若他接受陛下所封,便是臣服,届时命他出兵中原,共讨曹丕,岂不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孔明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
“若孙权不肯受封,陛下再出兵讨伐东吴,便是师出有名,顺天应人。”
……
孔明这个转嫁难题的办法,自有妙处,刘备和法正听后,也都明白。
不过,此时真的打起来,胜算几何,是一个问题。
法正闻言,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说道。
“孔明此计虽妙,但只怕孙权非但不肯受封,反而会与曹丕联手,出兵荆州,届时,我军两面受敌,恐难应对。”
孔明则神色不变,语气坚定。
“陛下兴复汉室,与孙权终有一战,与其劳师远征,不如让他主动来攻,我等据险而守,胜算更大。”
顿了顿,孔明又说:“况且,孙权若与曹丕联手,必是各怀鬼胎,难以同心协力,我军以逸待劳,未必不能取胜。”
孔明说这些话时,他的心中,早已盘算清楚。
上一世,夷陵之战的惨败,令孔明刻骨铭心。
这一世,是时候复仇了。
于是,孔明进一步劝说刘备。
“陛下如今坐拥荆襄与雍凉之地,兵精粮足,何惧孙权?以我观之,可以一战。”
而刘备仍有些迟疑地说。
“军师所言虽有道理,但江东水师,纵横长江已有多年,我军水战经验尚浅,与之交锋,恐难占上风。”
……
话说到此处。
孔明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伸出手来,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交到刘备手上。
刘备接过书信,打开来看。
原来这是荆州船坞的匠人,向孔明报来的造舰清单。
上边清楚地记录着,最近一年造好的各类战船的数量。
其中,孔明设计的新式炮船,已秘密建成数十只,其它新建的大小战船,更是成百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