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还望你来说说,此事应如何来办?”
孔明缓缓地摇了摇羽扇,沉吟片刻后说:“要说服主公,需有三条理由,缺一不可。”
群臣闻言,纷纷急切地问,是哪三条?
孔明不慌不忙地说道:“其一,要让主公知晓,满朝文武,皆盼他早继正统,延续汉祚。”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伊籍当即说道:“这是自然!我们都盼着主公早登大位,以安天下之心。”
说罢,几位文臣,从袖中取出早已写好的劝进表文,高声诵读起来。
这些表文辞藻华美,条理清晰,既有对刘备仁德的赞颂,也有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句句恳切,字字珠玑。
孔明听罢,也不住点头,显然对这些表文颇为满意。
……
“其二,”孔明继续说道,“要让主公知晓,治下百姓,皆盼他能够称帝。”
孔明说完,简雍笑道。
“此事易如反掌!主公深得民心,百姓们早已对他寄予厚望,称帝之事,正是众望所归。”
糜竺更是提议说。
“可令各个郡县,选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代表,齐聚长安,向主公劝进。如此,主公必能感受到百姓的殷切之情。”
孔明听了,微微颔首,也表示赞同。
……
“其三,”孔明加重语气,又说:“要让主公知晓,此乃天意,上天注定要主公做皇帝。”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天意难测,如何让刘备相信这是上天的旨意?
群臣们面面相觑。
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家都知道,天意难测,此事恐怕不易办到。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法正站了出来说道。
“天意既是祥瑞,诸位多加留意便是。主公天命所归,上天必会降下祥瑞,以显其意。”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脸上的凝重之色稍稍缓解。
然而,尽管嘴上附和,许多人心中依旧忐忑,天意难测,祥瑞是否会降临,谁也不敢断言。
众人各自散去,开始准备劝进之事,但众人情绪,已经有些低落。
而此时的孔明,却与众人截然不同。
孔明站在厅堂一侧,手持羽扇,神色淡然,目送众人离去的背影。
他的心中,早已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