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沙天罡拍板,要退,就干脆退远一点,要准备,就干脆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来,直接回归仁德城算球。
大家也没意见,现在往回赶,速度快点的话,说不定还蹭得上城中的大流水席。
当然,沙天罡他们肯定不至于馋成这样,主要是为了赶在两家散修远赴沙漠大城之前,把探查队伍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
特别是川议红议进入沙漠之后,大量散修必将涌进同为散修经营的那二十座城池。
西部地域已经可以肯定,是号召散修去开发经营,把探查到的晶化戈壁情况借由川议红议两家之口,传播给广大的散修群体,也是这次修仙世界整体向外开拓行动的重要一环,但凡能对行动有哪怕一丁点的助益,也得抱持着最大的努力去操办。
神识传递信息虽然受限颇大,这是往坏处去想,如果都只看到困难就迁延枉顾停滞不前,那就什么事情也别办了,混吃等死就好。
往好的方面去想,神识交流虽然想要广泛传播殊为不易,可信息的准确性不可替代啊,一次将信息传递给三人,三人就可以传递给九人,九人传给二十七人,二十七人……
这样一想,效率也不是太低嘛,仁德城的几十万人,怕不是要不了多少天就可以普及下来。
若是时间还不够用,就着重先给准备开拔的散修队伍普及,川议红议一家要管十座大城,少不得要派出大几万修士,加在一起也不过十来万,只给他们普及信息,一下子就只等于是多了三倍的时间,操作空间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任何事情,只要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如果只是去想,永远不会如愿。
就拿城里的大流水席来说,不管是上古归来的仁德宫掌教,还是在此界活了不知多少年月的沙荣,对于几十万人的席面,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如果只是在脑袋里面想,要多大的场地?要建多少厨房?要请多少厨子?要多少端菜洗碗的帮工?要多少清理垃圾的人员?
多数人只是略微想一下,就会被远远超出认知的各种关窍所吓退,丝滑的放弃具体执行层面的筹划。
两家散修同样不知道人数如此之巨的流水席应该怎样操办,但一经实施,还不是顺顺利利办下来了。
不懂就去请教懂的人,不会就去学习会的人,一步一步来,总有走上正轨的时候。
散修骨子里的这股子狠劲儿不仅雨晨非常推崇,仁德宗高层同样非常欣赏。
不是狠人,别说操办下来这么一场大流水席,就是多想上一想,恐怕都会灵智短路识海爆炸,修士与修士之间,不可一概而论。
这次路程,没有了沿途堪舆的任务,一心只是赶路,更兼大型飞舟助力,紧赶慢赶,终于是赶在了正月十五元宵之前,回到了仿佛是阔别已久的仁德城中,当然,大流水席庆典已经完美落幕,多少有点遗憾。
最终,沙天罡拍板,要退,就干脆退远一点,要准备,就干脆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来,直接回归仁德城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