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蔡京在这个方面,确实有些天赋。
当然,刘邦也不会觉得蔡京的天赋就这么巧——想必在确定赵佶成为新帝之后,蔡京有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下功夫苦练,但再怎么苦练,想要得到赵佶这样一个在书法绘画方面成就过人、眼光同样过人的皇帝的认可,就必须要有不低的天赋。
“朕怎么觉得,这蔡京简直就是为了赵佶量身准备的呢……”刘邦喃喃道。
这莫不就是天命的一种表现?
专门给赵佶这个皇帝送来了贴心的大臣?
只看赵佶如何任用这样的大臣了。
有些奸臣,他们能表现出什么样子,全看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大臣,并且有什么底线和要求——不知道这个蔡京是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是的话,那赵佶要是能够使用得当,蔡京变成名臣,和赵佶一起成为一段君臣佳话也未可知。
小主,
【而有一些大臣也很体察上意,于是积极举荐蔡京。】
【在此之前,蔡京已经宦海沉浮多年,早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拥护改革,站在了变法派一边;后来变法派失势,守旧派占据上风,他就又站在了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一方,积极推翻新法;到了后来,又拥护新法,因为宋哲宗属于一个革新派……】
【此时此刻,他正在赋闲之中。】
【宋徽宗没有辜负蔡京的努力,没过多久,赵佶就把左相韩忠彦贬为了知府——多么眼熟的贬职路径,然后把蔡京升为了执政;随后,把右相曾布也贬为了知州,于是,蔡京升任右相,不久又升为左相,之后,更是独相长达三年之久。】
【当然,在宋徽宗手下办事儿,很难不遭遇一些反复的问题;加之宋朝此时此刻党争激烈,惯性强大,蔡京在其后还曾经二次罢相,不过最终,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师,依旧控制朝政,位在首相之上。】
【简而言之,蔡京是一个以自己的官途为第一位的聪明人,并且他还成功做到了这个目标。】
【这样的人,对天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然,鉴于他体察上意,以自己的官途为要,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情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要满足宋徽宗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或者满足一下自己的私利,或者真的有些什么微茫的理想来实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