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并没有同意章程的请战。
哪怕洪承畴借助望远镜,清楚的看见,郑梉麾下的士卒,大多都使用的是冷兵器,远程武器也多以弓箭为主,知晓这支敌军的战斗力不高,也没有同意章程的请战。
此举不是因为洪承畴惧战,而是军中只有一千骑兵,若是大军冲杀过去,敌军直接溃败了,仅凭这一千骑兵,很难杀光敌军的主力,倒不如让麾下士卒原地放手,养精蓄锐,等待敌军主动来攻,只要敌军进攻出现溃败的迹象,那就到了他麾下士卒立功的时候了,而那时候可就需要士兵拥有良好的体力,才能追上那些逃跑的溃兵了。
……………………………………………………
另一边,郑梉指挥大军排兵布阵,打算等候明军主动来攻,虽然此战乃是他主动求战,但明军拥有大量的火枪和火炮,主动进攻肯定损失惨重,因此,郑梉便把装备长矛、朴刀以及弓箭的军队布置在外围,让明军清楚的看见他麾下的士卒使用的武器落后,诱使明军主动进攻,而他则把两万神策军隐藏在后方,等待明军冲上来时再指挥神策军对明军的进攻部队进行反扑。
同时,他也让南定城出来的军队原地待命,等候他的命令。
哪知道,直到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明军依然没有半点主动进攻的意思,郑梉见状,心中慌了。
此番他主动率军进攻,就是打算速战速决,只要可以逼退一次明军的进攻,就能有与明军协商的机会,并且数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是一笔巨大的消耗,若是双方就这样僵持下去,明军倒是能接受,郑梉必然会被粮食拖垮。
毕竟明军拥有庞大的海运能力以及大量的粮食补给,明军根本就不担心粮食消耗,可郑氏就不一样了,哪怕如今有了东吁国的粮食支持,可久战之下,郑氏的粮草根本就供应不上,仅靠东吁国的粮食支援完全不现实。
因此,得知明军丝毫没有进攻的意图后,郑梉立刻开始组织前锋军,准备对明军的阵地展开进攻。
……………………………………………………
半个时辰后,郑梉的大军开始移动,一支万余人组成的前锋军,开始缓缓向着明军的阵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