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摒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在禅、百八三味。”
“小乘四禅为: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沉思专一,摈除情欲,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由此渐进而生喜乐,即信息于慰安。”
“二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象的沉静,获得一种更高的喜乐。”
“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获得轻安的妙乐。”
“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连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盘境界。”
“慧,亦称增上慧学,亦即智慧。慧就是由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姻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三学中的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佛教之所以受戒律、习禅定,追求解脱成佛,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受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受戒习禅的理性结果。”
江远流点了点头:“佛门教人修佛,是让人修自身,去恶念、贪念、杂念、杀念,做好人,最后达到超脱境界,我这样理解没错吧?”
慧仁和尚露出赞赏神色:“无量天尊,施主说的没错。”
江远流忽然目光如剑,直刺慧仁和尚的眼底:“那么我请问一下,自大师任印迪亚王国小乘佛教毗昙宗大僧正以来,你毗昙宗有多少人修行有成,成为世上真正的好人、善人,最后达到了超脱境界?”
慧仁和尚愣了一下,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他的毗昙宗修行僧人不超过三十万,修行有成者又不到其中百分之一,信众虽然以百亿计,但能称得上好人、善人的,恐怕百万都不到。
至于他任大僧正以来修行有成的,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