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绅大会才是罗刹最高机构,这个大会仅仅讨论沙皇继承人,没什么实际行政权力。
沙皇现在是枢密院治国,有五个重臣,分别是财政、内务、外交三大臣,陆军元帅和海军上将两名军人。
东正教大牧首也是沙皇任命,避免外国势力对罗刹的干涉。
接下来如同大明一样,有地域总督,也有特使总督,这些总督下面是省长、县令,再下来直接是村长。
与大明不同,罗刹没有官场。
从县令开始,全是贵族,非贵族只能当低阶将官,没资格当官治民,也没有科举制。
整个沙俄都是贵族在治国,实权贵族负责治地内的行政、税收和治安,有属于自己的治安军队,权力非常大。
朱微在告诉自己,可以考虑借鉴罗刹的办法,让贵族当县令,释放他们的财力,完成中枢税收,朝廷再用税赋练军,给贵族制定严格法律制约。
好胆子。
这是出身宗室的女人见识。
一个春秋大梦。
贵族这玩意在欧罗巴是实封,中原在隋朝以后,就没有实封过贵族,全是虚封,依附皇权而活,保证国家的一统,西方的实权封建制却持续到二百年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封,虚封,不是一句话能改变的,需要整个国家从思想、人文、习惯等方方面面大变。
大明若实封,大一统立刻就崩溃了,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再现,城头变幻大王旗,混乱不可想象,比蛮夷进入中原还可怕。
西方缺一个始皇帝,东方学他们是有病。
陆天明直接把废话扔了,后面的翻译看得头大。
因为朱微无法翻译名字和称呼,字母夹杂汉字,让陆天明捋了半天。
米哈伊尔登基的时候,罗刹只是在名义上结束了混乱,罗刹内忧外患、强敌四伏,有效实行的统治只有莫斯科周围。
北方瑞典占领了七座城市,波兰占领第聂伯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克里米亚汗国、喀山、诺盖等鞑靼骑兵多次进入罗刹腹地…
除了外敌入侵,内患不断,国库分文皆无,毫无吏治可言,遍地饥殍,盗贼蜂拥而起,流匪如过江之鲫。
这种情况下,大牧首不断笼络效忠的贵族,只要贵族招募勇士,谁安定的地方,就成为谁的封地。
这一招够狠,瞬间一统全国,然后贵族合兵,一起降服四周汗国,再出兵收拾波兰,降服哥萨克。
挑拨利用哥萨克与金帐汗国后裔的关系,用他们互相完成制衡。
二十年下来,罗刹出现很多超级实权贵族,大牧首非常聪明,不给他们内斗的机会,转向东方捕奴、拓地、做生意,一起对外。
但人类的斗争是永恒的,很快贵族就分成了两个势力。
一部分依附罗曼诺夫家族,成了皇亲贵族或皇室信臣,这里面就是玛尔法太后娘家为主。
一部分成了地方超级贵族,朝廷却无法提供更多的职位,他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迟早是个隐患。
地方超级贵族有三家,赫洛波夫、多尔哥卢基、叶夫多基娅。
安抚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选皇后。
米哈伊尔自己原本看准赫洛波夫家的女儿,但皇太后玛尔法拒绝了。
这时候就显出女人在对付贵族时候的智慧,玛尔法强令儿子娶多尔哥卢基家女儿为皇后,暗中却与叶夫多基娅密谋。
因为多尔哥卢基的女儿本来就病重虚弱,快死了,与米哈伊尔结婚三个月过世,玛尔法这才让儿子娶真正看好的皇后,叶夫多基娅家的女儿。
这样米哈伊尔就有了两个皇亲贵族,笼络了他们,再结合朝中任职的贵族,大家一起对付赫洛波夫。
因为赫洛波夫最强,在东边有大量的生意。
就这样,皇室娶了两个皇后,一真一假,笼络两家,干倒威胁最大的最强贵族,合理分配了权力,平衡贵族利益,且皇室还涉足了东边的生意。
阴险,毒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