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嫁接文化,优劣分明

严禁外人进入本州,严禁欧罗巴人传教。

德川秀忠说是为了避免天主教对本土神道的亵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屁!

闭关锁国的大旗之下,德川秀忠借着维护神道,九州各大名的海贸权力被法理上剥夺了,你与西洋人做海贸,就是背叛神道。

但倭国物资匮乏,除了金银矿,好东西太缺了,不做海贸是不行滴,幕府必须保证自己的‘内库’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德川秀忠需要一位朋友,这时候郑芝龙出现了。

本为海匪,与大名打打杀杀的郑芝龙,也敏锐察觉与大名一边扯淡、一边生意、一边互劫是堕落,无法在倭国获得真正的基地,得与幕府做‘大生意’。

机会很快来了,李旦作为华商头领,与佐贺大名海贸摩擦,双方干了一架,听说天朝商人被大名欺辱,幕府出面了。

郑芝龙作为李旦的谈判使者,见到了德川秀忠,他请教他海贸海战,他请教他刀术,两人竟然成了忘年交。

郑芝龙学到了倭国刀术精髓,听说大御所的侍卫都不是他对手。

德川秀忠也学到了天朝管理海贸的精髓,学习大明开海泉州市舶司,剥夺他爹德川家康特许的萨摩、平户等海贸权力,把长崎作为唯一的海贸港。

大名若交易,必须去长崎,必须通过幕府。

德川秀忠还聪明的学到了如何避免海匪与大名勾结,尤其是避免郑芝龙这样的人出现在倭国。

到平户给母子俩赐地赐宅,安排人在平户等待侍奉,名义上保护郑森,实则沦为质子。

孩子还小,实力还不够,郑芝龙并未介意,很快获得唯一的停靠权,白毛鬼和红毛鬼的海船到长崎,一次不能超过十条船,且必须有郑芝龙发给的令旗。

就这样,德川秀忠完全控制了海贸利润,还通过与郑芝龙合作,禁绝了海匪,天朝闭关锁国的国策在倭国进化了。

不对,是漏洞被修补了。

如今德川秀忠刚去世三年,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继续维持国策,闭关锁国正式成为法理。

能在倭国三岛之间随意行走的不是百姓,不是大名,甚至不是幕府自己的属官,而是郑芝龙的旗舰。

毕竟与德川秀忠亦师亦友,郑芝龙本人是将军的朋友,除非谈公事,私人身份幕府属官没资格拦他。

郑芝龙当初接母子回福建,是双方良性互动后获得了信任,也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允许,德川家已经决定与郑氏发展家族友谊。

门阀利益纽带,肯定比国家利益牢固。

四月十五,郑芝龙在三年后,再次来到江户湾,拜见德川家光,给老朋友带来了新型友谊,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