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风起云涌官渡聚,苦不堪言袁本初

不过虎豹骑的战损没有白费,即便是到今下啊,在袁绍麾下的冀幽两地,因为先前出现的种种风波,导致有不少反抗势力在活跃,其中最大的,莫过于张燕统辖的黑山军,这也导致袁绍今下的损失很大。

“明公!我军既已发动此等攻势,何不一鼓作气冲杀过去,擒杀袁绍!!”

“明公!!末将请战!!”

“明公……”

也是在此等态势下,不少将校开始请战。

曹操含笑看着他们。

尤其是看到曹真、曹休、夏侯尚他们时,曹操的眼眸深处掠过一道欣慰之色,对于曹操而言,曹真、曹休、夏侯尚这帮曹氏、夏侯两族小将能有如今的蜕变,那是让他格外欣慰的。

后继有人了啊!!

处在这乱世之下,击败一个个强敌,打拼下如今这地盘与基业,对于曹操而言,他最在意的就是传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他不幸战死沙场,属于曹氏的这份基业,肯定要有能扛起一切的继承人接管的,以确保他打拼的这份基业能延续下去。

对曹昂的种种,曹操是满意的,是骄傲的。

尽管在人前他很少提及,但心里却非常满意。

不过在曹操看来,曹氏基业不能光有一位继承人,在军中,也必须有一批后起之秀才行,以此帮衬着他的嫡长掌控大局。

就像他的身边,有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曹纯这帮绝对忠于他,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处境,都绝不会背叛他的两族武将。

在曹昂的身边也必须要有。

别看在过去啊,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都聚到曹昂身边了,但在曹操的内心深处,这帮子侄的份量还是太轻了,这不是曹操轻视他们,实则是觉得他们还太年轻,恐无法担起什么大任。

但是这次跟袁绍交锋对战,曹休、曹真、夏侯尚他们的出色表现,让曹操的这种想法改变了。

这是意义非凡的!!

“眼下还不是时候,仗有你们打的时候。”

在此等态势下,曹操笑着说道:“莫要急于这一时,呵呵~”

听到曹操所讲之言,郭嘉忍不住暗松口气。

他是真怕自家主公,因为今下所取战果,就忽略了先前定下的战略。

而有这种反应的不止郭嘉一人,董昭、荀攸、毛玠他们也是如此。

在官渡一带持续对峙下,于正面战场上,曹军始终是落于下风的,没办法,袁绍统领的军队太多了。

哪怕在此之前,曹操先后夺取江淮,徐州等地,曹昂以南阳郡开辟荆北之地,这使曹操麾下能调动的精锐增多,这其中还先后兼并了袁术麾下的部分精锐,陈王宠麾下的精锐之师,吕布麾下的部分精锐,使得曹操能驱使的精锐规模增多。

但是吧,也是在这前后,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开始削减麾下青州兵比例,这也使曹操麾下经历一次大调整。

而另一方面,曹操是兼并不少精锐,但彼此间的派系太多,出身不一,这也导致他们彼此间是有防备,是有隔阂的。

与袁绍的这场大战下,固然说让曹操在多数时期处在下风,可也凭借着一系列的战事与厮杀,各部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在不断地增强。

战争是有种种不好,但也有种种好处。

比如,趁势解决掉一批不可控的群体,那些未能完全归心的中低层将校及将士,要么在厮杀下被杀,要么被俘。

这看似是一种损失,实则却是一种提升。

比如,让麾下先后接受的一批降将,在战争下脱颖而出,与曹氏更紧密的捆绑起来,这对曹操麾下的提升是格外显着的。

如张绣、徐晃、张辽、高顺这帮将校,那都凭借所遇战事,以傲人战绩树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随着地盘不断增扩,一个突出问题摆在曹操面前,即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太少了。

夏侯惇去了徐州,曹仁去了河南尹,夏侯渊去了河内郡……除此以外,还有最初派到曹昂麾下的一批武将,这弄到最后啊,曹操手底下可以驱使的将校反倒捉襟见肘了。

这找谁说理去啊!!

中低层将校还好说,这些年的南征北战下,还是涌现出不少的,可唯独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却很少。

这个问题曹操肯定要解决的,不然今后与袁绍接壤之处,稍有风吹草动,就需要他统兵出战?

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某那竖子,在江淮击败了孙刘,还杀了他们那么多精锐。”看到一些将校,情绪明显有些低落,曹操脸上笑意没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愤慨。

“现在呢?那竖子跑去青州了,跟元让他们一起攻伐袁绍长子谭了,这青州的战局,诸君也都知道。”

“娘的,当爹的,叫做儿子的比下去了,诸君说说,要是不能多吸引袁军过来,继而叫那袁本初损失更大,等此战结束后,某如何有十足底气见那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