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转机?

宛宛入梦来 乐只君 1283 字 15天前

“我倒是知道这隔壁有间茶舍,走过去三五分钟。”

“好,就去那儿吧。”清桅很是感激的点头。

“姑娘请。”戴玖远绅士的伸出右手,指引清桅往右边的方向走。

没再犹豫,清桅率先离开,戴玖远跟在她身后。

马路边的榕树高大茂盛,刚走在下面时一股清凉之意,清桅的心情也跟着缓了缓。只是在她没看见的地方,戴玖远在即将转弯时,扬起手朝身后不远处的黑色汽车打了一个响指,神色得意。

戴玖远是茶舍的熟客,老板一见是他,热情至极,很快安排了最清静的一桌给他们。

待两人坐定,又上了一壶解暑的清茶和一些点心。

清桅心里有事,加上还有半小时她就必须赶回医院,此时也没有品茶的心思,见戴玖远脱了西服、摘了眼镜,已经坐好,开口便直奔主题,“戴先生,冒昧打扰,是想问下您对宣城日报改名前的新潮报社了解吗?”

戴玖远靠在软椅上自顾自喝了口茶,听到她的话,嘴角不禁扬一抹浅笑,“这位姑娘,问问题之前是不是该……自我介绍一下?”

清桅微微一怔,捏着茶杯的手指紧了几分,思忖片刻才道,“我姓沈,是从外地来探亲……找人的。”

戴玖远一脸了然的点点头,示意清桅继续。

“那你知道新潮报社……”清桅接着刚才的话问。

“知道。”他直接打断了她,“十年前,宣城日报改名前就叫新潮报社。”

她见他答的干脆,连时间也都很清楚,心里顿时燃起一丝希望,“那这两本刊物你见过吗?我看上面的出版社就是当时的新潮报社。”

她将那两本旧刊物从袋中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推到他的面前。

他只将目光在两本旧刊上停留了一秒,就抬眼看向清桅,“见过,当时的畅销,特别是《青梧》,内容以诗歌、散文、文艺评论为主,风格追求唯美与自由,是当时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流派。”

戴玖远见她并未要提问的意思,只好继续,“并且因为《青梧》的稿费高,当时全国各地很多人投稿,能刊登在上面的文章都真材实料的好文章,也因此出了好几位赫赫有名的作家。”

清桅听到此处,心里也大概明白了娘的文章为什么会上面……多半是因为稿费。

可是,娘当年离开沈家的时候,父亲都会偷偷给她拿钱生活,那离开北平的时候,难道没有给她钱吗?还是娘离开的时候父亲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