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汪东明满意地回到了滨海,在萧克清所说的那个与多个国家的贸易会谈中,因为有萧克清和陈丽君的暗中照顾,加上他自己的努力,汪东明取得了非常不错成绩。
出口方面,由于中亚和东欧很多地方农业发达,特别是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是世界四大粮仓之一,他们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大。
这次他们主要谈对我国粮食的出口,我国则向他们出口一些化肥及农业机械,当然,这都只是意向,但因为是国家层面的合作,肯定是要落实到实处的。
汪东明也是心思活络地积极参与其中,在他看来,国外的意向客户只要有单子,国内的货源还是很简单的。
而作为能源大国的大俄,石油天然气是他们都主要出口项目,但同时也准备把他们都副产品——橡胶,出口到我国。
而因为有了这么多和拜尔公司的合作经验,又对市场的供需情况还算比较了解,汪东明在萧克清的授意下,有幸参与了这个品类的谈判,也为自己争取到部分份额,这是他得到的意外之喜,因为他还记得贺嘉音曾询问过大俄的产品,他有文章可做。
虽然之前也有一些大俄的合成橡胶进入到国内,但量都比较小,而在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大俄也是抓紧机遇,想要分一杯羹。
不知道是不是大俄人的傲慢,还是传言中的那样比较懒,他们并没有在国内设办事处,所以现在他们的产品在国内还是真空阶段,从初步接触来看,他们价格很便宜,在定价方面就给了汪东明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是他们并没有什么售后。
所以,汪东明回到滨海后非常忙,加上贾菲菲带着安馨、朱子龙以及胡晓玲等人去考察工厂,一并带走的还有一名新进公司的退役军人梁平伟,这样公司就显得人手不足,尤其是少了安馨这个助手,让汪东明很不适应。
而顾轻舟听汪东明出去一趟,竟然又投资了一家无人机公司,也很震惊,同时也很欣喜。在他看来汪东明胆子大,敢干,虽然汪东明自己一直归功于运气好,但对于像顾轻舟这种经历丰富的人来说,他是不相信有运气一说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体现,他只信实力和胆识。
而这,他在年轻的汪东明身上都看到有,因此他很佩服汪东明,关键汪东明对员工还很好,所以顾轻舟对公司的认同感与日俱增。
因为汪东明对于汪来福的公司非常重视,毕竟双方已经谈妥了合作模式,接下来就是要深入了解一下对方的实际情况了。于是,他决定带上顾轻舟和财务袁梦一同前往汪来福的公司考察。
然而,这样一来,公司里就没有一个能够全面负责管理事务的人了。汪东明考虑到这一点,便派遣了另一名退役军人姜云超去接替安馨的工作,把她换回来。
趁着换人这档子时间,汪东明还抽了两天去给翟汐沅和朱子玉各自订购了一辆汽车,作为她们生日礼物的一部分。
原本,汪东明打算订购一些小众的豪华车型,比如那什么拉蒂,什么时捷,但翟汐沅却认为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毕竟他们三人都不是那种张扬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