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犁庭扫穴

韩世忠所部中军三万大军,是沿着黄河分了数处的,现在他所在的位置,便是在江宁府北面(后世南京附近)。

每一座城池的形成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比如江宁府的位置。

首先这地方有地理优势,地处长江与秦淮河交汇处,背靠钟山(紫金山),面临长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而且从风水学上讲,“龙盘虎踞”的地理形势,自古以来被视为帝王之宅,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有些地方险要,但是没有价值。华山更险,但是也就那么回事,关键这地方还是交通枢纽,位于扬子江下游,本就是是连接中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地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南北物资交流和东西转运的关键节点。

当然,说起河流,就不得不提另外一条河流,京杭大运河。

所谓京杭大运河,你就看京杭这俩字,杭是杭州,京是燕京。

多好,一个齐国国都,一个南宋国都,就很完美。

江宁府东边百里远,就是丹徒(后世镇江市),这地方就是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

丹徒当然更重要,但是重要的地方自然有大军守护。所以韩世忠才选了江宁府屯驻,反正这地方也很重要就是了。

“过河总是要一批批的,而且南宋水军不少,不要大意。咱们海船过不来,一次能投放的兵力有限。”

“嗯,俺试过了,只要同时能投入一营兵马,只要有猛将坐镇,便能在河南立足。”韩世忠道。

许贯忠看了眼刘宝,笑了笑,下令道。

“如此,那便明日开始渡河吧。”

··· ···

四月初一,许贯忠用自己的方式,给王烨送了一份三十八岁大礼,大军正式渡河。

不宣而战是不礼貌的,所以许贯忠还是派遣了使节去南宋杭州的,只是算算时间,应该是今天刚到杭州的。

没关系,宣了就行。

小主,

战争,就这么来了。

突然的很,让南宋朝廷一时有些措手不及。

在许贯忠不怕死的使节到杭州之前,这里实际上还在对张俊的处理,进行激烈讨论~

是杀了给人送过去赔礼?

还是说认了军功,进行嘉奖?

好吧,现在好了,不用头疼这事了。

人韩世忠没死,现在都打过来了,自然没有临战,再斩自家大将的说法。

而且,张俊应该是如今南宋统兵将领中,最能打的了。

不然呢?

刘光世?

苗傅?

刘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