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李世民应该打,但打李世民不大应该

老李和小李有一点是很像的,那就是喜欢没事琢磨地图。

他花在桌上这张全国战线图上的时间和精力,不比花在床上的美人身上少。

这张研究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地图,常看常新。

“你发现了吗?”李世民问。

李世绩点点头:

“发现了,明军占领了泗水西岸的兖州和大河南岸的郓州、滑州等地,即将与河北、齐鲁连成片,只待一鼓作气席卷全中原、一举攻入关中了!”

“……”李世民嘴巴张了张,竟一时无言。

朕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明明看的是同一张地图,但是两人的看法完全相左。

喜欢没事研究地图的可不只李家父子两个。

李世绩作为能跻身武庙十哲的一代名将,研究地图的时间比李世民只多不少。

只是一个为君,一个为将。

看问题的高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南辕北辙。

“茂公,你的作战‘技法’确实可圈可点,可是在‘大是大非’上屡屡犯错。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吗?”

李世民直言不讳。

脑梗以后,坚决不内耗的太上皇陛下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

“……”这回轮到李世绩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虽然太上皇陛下有揭旧疮疤的嫌疑,但李世绩也自知理亏。

不论是在立储问题上站错队,还是在第一次中原大战上被李明和李靖联手溜了一圈。

相比那几头顶级段位的老狐狸,他在大战略上确实还稍逊一筹。

战术问题还能弥补,战略出错是很难有挽救余地,是要掉脑袋的。

李世绩自己心里也清楚,如今自己还能官居要职统领大军……,不,自己的脑袋还在脖子上,全赖太上皇和皇帝两位陛下的宽宏大量。

放到别的朝代,他所铸成的任意一项大错,都足以让九族快乐,冚家团圆了。

“悉听陛下吩咐……”李世绩完全没了底气,闷声说道。

“不是吩咐,朕是在和你讲道理。”

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很平和,下巴向地图一点:

“你不可拘泥于眼前,要把眼光放得更高一些。

“从地图上看,明军占领的地区在区位上有什么特点?”

李世绩毫无停顿地回答,眼睛甚至没有看一眼地图:

“回陛下,被伪明篡夺的州县,全部毗邻伪明本土,后勤补给线路非常通畅。

“兖州与沂州有泗水桥相连,郓州、滑州等则与河北仅隔一条大河,现在冬季枯水期,小舟水运十分方便。

“而我军战舰吃水太深,容易搁浅,还不容易拦截。”

整幅地图他其实已经烂熟于胸,不需要看就能默背出整体形势。

“没错,这就是这次明军的动作和上次最大的不同——

“他们只占领交通便捷的前线要道,绝不深入一步。”

李世民这回满意了,笑呵呵地捋着胡子。

所以手下人是得偶尔敲打敲打的。

“这种局势,除了方便运输军队的后勤补给,还很方便运点别的。”李世民道:

“比如,土木砖石一类。”

李世绩疑惑地皱起了眉头,思索半晌也不知道陛下所言何意,便拱手问道:

“请陛下明示。”

“朕怀疑,中原这些明军的目的不在占领中原……”

李世民敲着卧榻的扶手:

“而在于就地巩固防守,以备我军的冲击。

“可他们难道为了抵御我军的冲击,而专门挑起这场大战吗?这未尝有些没事找事了。

“他们一定有别的目的。”

李世绩一点就通:

“为了吸引我军主力,掩盖在其他地方的军事动作?

“如果如此,那会是哪儿呢?”

李世民再次用下巴点了点地图:

“记得明军这次发力的另外两个方向吗?”

一旦离开中原战线、上升到全局,李世绩便下意识地看向地图。

“太行山和扬州。”李世民不假思索道。

“扬州水路难以有大动作,所以,对方的主攻方向很有可能是太行山。而中原只是掩人耳目的佯攻。”

李世绩登时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

“太行八陉……糟了,关中!”

“通往关中的南三陉有程知节重兵把守,那地方可不是一马平川的中原,不必太过担心。”

李世民立马否定了李世绩的猜测:

“问题在北太行。”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头,仿佛在指点着地图。

然而,他是全程半躺在卧榻上的,从他的角度,并不能看清楚桌案上的地图。

他是在阅览自己心中的“地图”。

整个天下的图案,他都已经牢牢地烙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北太行……汾河谷地?”李世绩喃喃道,有些纳闷儿:

“关中和东西两都在南,明军为什么反而要北上?”

明明南下一波就能捅穿大唐的权力核心,走北太行这不是背道而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