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在大唐,李靖就是那个当之无愧的一。
所以,帐下诸将就算再有主见,也全都乖乖闭上了嘴,专心致志地聆听着。
李靖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两根手指捻起了一块撒着糖桂花和香油的藕丝饼,一口放进嘴里。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他草率地咀嚼一下咽进肚里,这才擦了擦嘴说道:
“我们从兖州出发,一路向西打到了洛州,相隔不到千里也有八九百里。
“这就是自古以来群雄逐鹿的中原,都是平坦肥沃的膏腴之地,是全天下的精华所在。
“这一路上,我军可曾大规模歼灭敌人的部队?”
众人摇头:
“未曾。”
薛万彻不屑地撇了撇嘴:
“别说歼灭了,对面连像点样的抵抗都没有。”
李靖点点头,又舀起一勺冰酥山放进嘴里:
“唐军的这般架势,像不像在出拳之前,先把拳头攥起来?”
“像。”所有将军们几乎异口同声。
他们又不是傻,对方的异常动向他们不会一点也不怀疑。
更何况,大唐还有一位李世民。
和李世民开战,一定不可轻敌大意。
李靖咬了一口奶酥糯米糖饼,边嚼边口齿不清地说:
“你们知道太上皇陛下最擅长的战术是什么吗?
“防守反击。
“你们知道太上皇陛下人生最得意的一战是什么吗?
“虎牢关之战,一战攻克坚城洛阳。”
东都洛阳是一颗钉在中原的钉子,坚城高墙,还背靠黄河,补给无虞,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这也是为什么洛阳能成为东都。
自古以来,围绕洛阳的攻城战,到最后几乎都会演变成耗时的拉锯战。
唯一的那个例外,就是李世民主导的虎牢关之战,以闪电的速度破城。
说一句“没人比李世民更懂洛阳”并不为过。
“我怀疑。”李靖又拈起一块梅花酥:
“唐军的思路是,以拖待变。先诱导我军围绕洛阳猛攻,消耗我们的补给。
“待我军人困马乏之时,突然出击。”
众人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猜测。
这几乎是虎牢关之战的复刻,李世民以数千人之寡,击溃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薛万彻就是在那一战脱颖而出的。
不过,这次恐怕不是简单的重复。
对面是存在变招的可能的。
“集结在扬州的唐军部队,他们有什么动向么?”李靖突然问道。
是的,变数就存在于那支游离在主战场之外的扬州军队。
那支军队看起来像在打酱油,但谁知道会不会憋着来个大的呢?
所以,不仅李靖在时刻关注着扬州方向,李明也在关注。
为此,还把尉迟循毓掌控的情报机关也交给李靖使用。
在扬州城里的探子们一旦发现了什么风吹草动,李靖能比平州行在更早知道。
侯君集摇摇头:
“没有任何动作,他们仍然停在原地。”
在座所有人的眉头都紧了一紧。
按照普通剧本,扬州的军队应该是匆忙回援中原,然后被以逸待劳的赤巾军吃掉。
但你水晶都要爆了,打野英雄还在一塔附近挂机,这是什么操作?
李靖一语道破。
“扬州有隋运河,而运河通泗水。
“从那里坐船,可以直达兖州城下。”
水运相当于那个年代的“高铁”,可以一天十二时辰日夜兼程地前进,别看他速度快,成本还很低。
至于运输的船只,别忘了,这波唐军原本是预定登陆新罗的,远洋大船走个漕运,没什么难度吧?
万事俱备,如果唐军通过水运从扬州出发,一路直捣大后方兖州,李靖的部队绝对来不及回撤。
这是一切战术转换家啊,你攻我东都,我偷你后方。
“太上皇的战略,就是以洛阳牵制我军大部队,以扬州部队偷袭兖州后方。”
李靖用勺子刮完了最后一点冰酥山,说出了猜想中的唐军战略——
“一正一奇,造成我军后方不稳、补给不畅、军心大乱。
“最后以洛阳为主攻方向,将我军驱逐出中原。”
兖州是明军与齐鲁之地的通道,南边是大唐控制下的徐州,北边是黄河。
夺取兖州,就相当于掐断了明军的补给线。
这是一套绵里藏针的组合拳,并不复杂,没有一环套一环的阴谋诡计,全是阳谋。
但大道至简,这种简单高效的战略不容易出错,就算出错了容错率也很高,最适合大规模交战的运用。
众将士听得后背直发凉,即使已经对此做好了对应的准备。
“所幸,李明陛下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并着令我做好准备。”
李靖话锋一转,又拿起了一块胡麻羊奶酥扔进嘴里。
“那就是,加强在洛阳前线的力量。他要换,那就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