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以作贺礼

堂中只有刘晔与皇帝二人,是以刘晔也说得直接了许多:

“若臣在孙权或者诸葛亮的处境上,臣会一东一西向大魏进犯,以求大魏中军难以相顾!”

曹睿身子也坐直了些:“刘卿细说!”

刘晔道:“孙权、诸葛亮都非痴傻之辈,经过淮南与陇右两场战事,臣以为吴蜀两国也应看明白了。大魏外军屯于边境,若逢战事中军驰援。淮南之时、陇右之时,战局皆是由大魏中军破局。”

“如果蜀国攻西,吴国攻东,则大魏中军该如何是好?难道一分为二,各自驰援吗?”

曹睿皱眉:“若拿去年的情况来说,大将军在陈仓,朕不至于忧虑关西。可今年春夏关中、河东大旱,关西诸军必然乏粮!加之诸葛亮又休整了两年时间,朕恐怕此人军队战力会更胜一筹。”

刘晔有些不解,为何每当皇帝言及诸葛亮的时候,都会份外的关注和小心?

刘晔在幽州之时,曾看到过枢密院下发的战事总结。虽然没有指明,但参赞军务也是刘晔的专业本领,根据战线和战况来判断,在进军祁山、进军赤亭之前,陛下曾犹疑了多时才动身。

不过,刘晔终究是没问出这句话来,还是关心更重要的事情为好。

可若是刘晔问了,曹睿也不太好直接解答。这种事情很难解释,在当下的时代以前,几乎少有诸葛亮这种越打越强、军政皆能的统兵大将。

刘晔拱手道:“臣担心的就是这种东西难顾的情况。”

曹睿定神问道:“刘卿还是具体一些说罢。大魏最需要在何处准备?”

刘晔答道:“沓中、皖口!”

曹睿轻轻颔首,沉默不言。

大魏关西和蜀国对峙的几处地方,汉中有阳平关险要可恃,武都郡又有张郃重兵把守。唯独最西边、最偏远的沓中,兵力最薄弱也最难防。

偏偏又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魏虽然明面上有三十万兵,可如此广阔的国土面积,分到关西的也就只有六万多兵。

在太和二年、三年,大将军曹真曾与枢密院、甚至曹睿本人反复讨论过了多次。

得出的结论就是,若处处都着重防御,兵力后勤完全不够。将兵力着重放在武都、祁山一线,才是最合理的决策。

只能将沓中作为弱一些的‘诱饵’,来‘吸引’蜀国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