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亲失利后,赵兴生并没有太过失望之类的情绪,作为一个年纪不算小的人,他多少清楚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则。
甚至他多少都能理解对方的一些想法:想要找一个长期的上好饭票……得不到爱情也就算了,总不能钱也没有吧。
这是不少女性的想法:如果遇不到爱的人,那么就退而求次,找个有钱人嫁了……再不济也要经济适用男。
可惜的是,对于几乎99%的年轻女性而言,她们找到有钱老公的概率,比找到真爱的概率更小。
毕竟两条腿的男人到处都是,总有一款能击中她的心扉。
但是有钱人那可是真正的稀缺品。
哪怕是她们口中的经济适用男,其实也是社会上的高收入阶层……毕竟女性眼里的经济适用男的概念,其实并不包括所谓的中等收入群体,而是影视剧里的中产家庭,比如能够在大城市里住市中心的别墅或大平层的那种,属于社会里的10%以上的家庭。
这样家庭背景,收入阶层的人本来就不多,如果再算上长相,身高,体重,学历,性格,职业等因素……适合的年轻未婚男性可能就只剩下1%了。
当然了,即便是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这样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只是很多时候,她们忘记了照镜子!
1%的优质男性,人家对应的是1%的优质女性……而不是99%的普通女性。
赵兴生知道自己并不是人群里的1%,他只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普通人而已。
————————
第一次相亲失利后,赵兴生干脆也先不管了,直接把看上的房子去买下。
把心念念的房子买到手后,赵兴生突然对这个虽然是家乡城市,但是之前也没有来过的城市有了一种归属感。
然后在网上找各种资料,咨询设计公司,开始着手装修事宜。
他买的房子已经有了硬装部分,后续做一些软装,买家具电器就行了,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
而他平日里开支也不大,吃住都可以在公司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爱好,大部分工资都可以节省下来。
而最大的额外开支是三千大几的房贷,但是这部分有公积金可以覆盖。
工作的海蓝汽车,对员工的待遇都是非常合法合规,而对于他们这些技术骨干人员也有优待,公积金是直接走满额的。
所以其公积金刚好可以覆盖其房贷,这样不用额外掏钱了。
如此情况下,他计算了一番手中的资金以及后续的收入,打算先把车给解决了,不然天天打车出行,或者骑个共享电动车也不是个事。
毕竟他上班的地方是属于是工业开发区,距离市中心还是有点距离的,附近公共交通不算方便,也没有什么地铁或轻轨之类的。
所以搞一辆代步车解决出行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个周末,他又去车行里看了看车,然后找到了之前在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所看重的一些车型。
如果最想要的,其实还是海蓝汽车……那玩意是妥妥的黑科技,对于他这样的理工男而言吸引力比找女朋友还要大。
不管是海蓝SEC轿跑车型,还是海蓝SEV这种大型SUV,都非常对他们的胃口。
就算是中型轿车海蓝SLMC,那也是非常的前卫科技,开到大街上是非常显眼的存在。
可惜的是,海蓝汽车里最便宜的海蓝SLMC都要四十万左右的落地价,这个价格对于他而言还是太贵了。
而国内的其他电动车,说实话现在都还不咋地……只是普通电动车再加个辅助驾驶而已,可谈不上什么驾驶或乘坐的乐趣。
所以,最后他还是选了一款合资的油车,十万出头的价格用来代步也够用了,价格便宜,后续车贷压力也小。
房车搞定后,赵兴生看着空荡荡的银行卡余额,感觉有些复杂……一方面是有车有房了,感觉已经解决了人生里的两件大事,有种实现了愿望的感觉。
但是另外一方面却是也有了沉重的压力感。
每个月的房贷接近四千,虽然有公积金可以覆盖,但是这公积金也是来源于工资啊,一旦失业了公积金也就没了。
此外车贷也有两千多。
虽然他工资收入还不错,完全可以轻松覆盖这些贷款支出,然而这种压力感觉却是不会消失。
万一以后自己失业了呢?
收入大幅度降低了呢?
而且房子现在还没有装修,后头还要存钱把房子给装修了,这个过程哪怕再节省,但是十五六万恐怕也是少不了的。
所以,开着刚买的车,赵兴生除了兴奋外,内心里也是带着一些对未来的担忧……
这就很荒唐……没车没房的时候,他心情淡定的很。
银行卡里躺着三十大几的存款,不管做什么都有底气,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担忧。
但是现在呢,房车看似有了,但是存款却是只剩下两万多,同时还背着大几十万的债务,还要存钱装修。
这让赵兴生就有了担忧乃至恐慌……
谁说房车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的……有个毛线的安全感!
唯一让感到宽心,也是支持他买房买车的底气是,他还有着一份收入尚可,福利待遇也不错,又比较稳定的工作。
他在海蓝汽车里工作,海蓝汽车乃是汽车行业里的巨头企业,年营收五六百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同时他还是一个在产线上工作的技术人员。
只要不出现什么太大的变故,那么他的收入就会非常稳定,哪怕过个五年,十年都是如此。
毕竟海蓝汽车和徐申学旗下的其他企业一样,对技术人员一向来都是保持优待,也不会去搞三十五岁裁员那一套。
徐申学旗下的所有企业都不需要,甚至不屑于依靠压榨技术人员来获得成功!
所以正常情况下,技术人员只要保持技术水平,跟得上节奏,那么就不用担心被裁员……
尤其是这些生产领域里的技术骨干们,工作其实很稳定。
因为相对比熬夜加班,做牛做马的能力,其实生产领域里对技术人员的经验、技术能力要求更高,不是那些刚毕业的廉价小年轻可以轻易代替的。
你见过裁员失败项目组的研发成员,裁员文职部门,裁员底层员工,裁员中低层管理的……但是一个正常企业,几乎很少裁员技术骨干的。
尤其是搞生产领域的技术骨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