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布局海外

永乐大帝 焚琴煮鱼 3368 字 2天前

朱棣在宫中亲自设宴款待了从海外归来的郑和,久未见人的徐皇后也拖着病体接待了郑和,她是作为一个母亲,想知道自己出去的两个儿子的情况。

当初朱棣要两个儿子就藩海外,徐妙云是不同意的,无论朱棣从男儿志在四方,开枝散叶,还有就是朝廷大局,徐妙云都是极力反对,甚至是徐妙锦也觉得有点过了,而且这也涉及到以后自己的儿子的问题,直到朱棣假借预知后世的名义,把朱高煦和朱高燧的结局说出来,她们才同意!

朱棣也言及朱高烨:“烨儿还小,但是等他长成到30岁,还是要去澳洲就藩,那里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独立于海外,没有外敌的滋扰。以后他就是那里的王。”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以后澳洲来回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按祖制,他外封本土偏远省份也是这个时间。”

朱棣说:“高炽这一脉就在本土,但是将来如何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时光倒回到宴席上,徐皇后问:“郑大人,高遂和高煦两个孩子可安好?”

郑和说:“一切安好,两个王爷已经在美洲安顿下来了,他们先在北部建设城寨,一切步入正轨后,赵王殿下便率部南下,据说已找到一处安身地点,那里是一个高原地形。适合农耕。”

徐皇后眼睛微红,但是听到两个孩子已经定居,心里也安心不少。

朱棣之所以设宴在宫中,一是以最高礼节欢迎这个航海功臣,二是通过郑和的口将朱高燧和朱高煦的近况说出,这样会让徐皇后安心!

席间,主要是徐皇后询问安顿的情况和航海的历程,偶尔朱棣问下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此次来的外邦使者以及一些国王的情况,朱棣并未对此多做过问,他认为已经授权给了朱高炽,就不用去过问,而且这是朱高炽的职责所在。

宴席在徐皇后意犹未尽的情况下结束,徐妙锦安抚着徐妙云的情绪,并让朱棣答应在之后让郑和多说说情况。

宴席结束后,朱棣以及朱高炽、郑和在御书房秉烛夜谈。主要是了解目前美洲的定居情况。

郑和面带微笑地说道:“此次我们抵达美洲之后,情况还算顺利。毕竟之前我们已经有过一次登岸的经历,所以对于当地的环境和气候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以之前登岸的地点为中心,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定居点。”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在建设定居点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暴风雪的袭击。不过好在我们之前有过应对这种恶劣天气的经验,所以大家都提前做好了充分的保暖措施。”

郑和欣慰地笑了笑,继续说道:“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并没有出现人员被冻死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丰富的树木资源,这些树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建造房屋的材料,还让我们有足够的燃料来取暖。”

最后,郑和略微皱了一下眉头,补充道:“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口较少的基础之上。目前,包括留下的士卒和移民在内,我们的总人数不过二三百人而已。”

郑和又担忧的说:“其实刚才在席间,我未曾详细说的是疾病才是最大的敌人。目前我们带去的药材是不够的,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是越往后就越紧张。”

在听完汇报后,朱棣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华夏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

“开疆拓土,无一不是从零开始啊!”朱棣感慨地说道,“初踞方寸之地,以胼手胝足之功,历九世之劫,方拓得这万里河山。其间血汗浸透黄土,白骨筑就城垣,岂是稗官野史几笔能尽述?”

"昔人谓太祖以一钵而兴天下,实乃皮相之论。洪武爷龙兴濠梁时,江淮烽火连天,鄱阳浪卷艨艟,那金瓯残缺处,何尝不是用百炼精钢熔铸”他想起了后世有人赞誉太祖朱元璋,说他开局只有一个碗,却最终能够夺取天下。然而,朱棣心里清楚,这背后的故事远比人们所知道的更为复杂和艰难。

“想上古先民,抟土为器,揉木为矢,与猛兽搏于林莽,同饥馑战于原野。筚路蓝缕间,竟将混沌凿出礼乐之光。此等气魄,堪比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非大勇不能承其志,非大智不能继其业。”朱棣的声音渐渐低沉,仿佛能感受到先祖们的坚韧和勇气。

说到此,朱棣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色,虽然宫内已经是各处点了牛油琉璃灯,但毕竟比不得后世灯火辉煌。但是后世的灯火辉煌也是人们努力而来!

他继续说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昌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精神遗产。”

“今人观九州辐辏,皆道是天佑中华。殊不知每寸疆土下,都埋着先民的骨血;每卷典籍中,都浸着圣哲的泪痕。此等基业,岂容后人稍有懈怠。”

朱棣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人们的心中。他的感慨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在他的心中,开疆拓土的道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朱棣感慨万分地说道:“高炽啊,你身为监国太子,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一次,或许就是你面临的一次重要模拟考试。现在,是时候开始布局海外了!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拓展大明的生存空间,让国家在更广阔的世界中立足。同时,也要想办法支持你的弟弟高煦和高燧在海外那边稳定下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你来精心谋划和安排。”

朱棣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高炽的信任和期望,他相信高炽有能力应对这个挑战。他接着说:“父皇如今已经将权力交予你,这是对你的信任和肯定。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你自己去走了。希望你能够不辜负父皇的期望,为大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朱棣在宫中亲自设宴款待了从海外归来的郑和,久未见人的徐皇后也拖着病体接待了郑和,她是作为一个母亲,想知道自己出去的两个儿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