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振邦领头,振业、振武跟着,三个大点儿的娃进了门就往地上一跪,开始磕头拜年。
“哎呦呦,到底是大了,懂事了。
好,好,你们也好,快点儿起来,姥爷这里有红包给你们。”
陈郎中夫妻一看,笑的合不拢嘴,赶紧让丫头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每个孩子一份儿。
孩子们得了红包,高兴的连蹦带跳,跑到曲绍扬那儿炫耀。
这时,小志也上前来,规规矩矩行礼,给陈郎中夫妻拜年。
“哎呀,这是小志?我的天,几年不见,这孩子变化可真大啊。
这要是在外面,我可不敢认。”陈郎中把小志叫到跟前儿来,上下打量,越看心里越高兴。
“这孩子,出息了,你爷、你爹、你叔他们要是能见到你如今的模样,不知道多高兴呢。”陈郎中忍不住感慨道。
提起张果子父子,众人不由得叹了口气,小志的神情也有些落寞。
“你看你,大过年的提这些做什么?孩子难得来一趟,你高高兴兴的多好?”
李氏伸手,捅了陈郎中一下,不让他再说了。
“对,对,大过年的,不说这些。小志啊,你在奉天念书咋样?是不是该考童生试了?”
陈郎中赶忙换话题,询问起小志的课业来。
小志也不好说他不想去念书了,只能看了看曲绍扬,然后尴尬的笑笑,简单回答两句。
好在陈郎中也没多问,就这么过去了。
那头,沈丽珍、何青竹,也把事先就准备好的红包,还有一些小玩意儿,分给孩子们。
那边,陈允哲家的儿子陈彦川,陈允瀚的闺女陈静雅,也在大人的指点下,给曲绍扬和陈秀芸行礼拜年问好。
曲绍扬这头也赶紧拿出来给侄儿、侄女的见面礼,哄孩子们高兴。
“振邦、振业,你们几个拿着红包,领着弟弟妹妹,上一边好好玩儿,我们陪着你姥爷姥姥说会儿话。”
振邦几个都是自来熟,见着表弟表妹喜欢的很,扯着人家各种唠。
振杰和佳玲还小,说话没那么溜,也想表达一下见到亲人的喜悦。
七个孩子凑一起,那场面简直了,恨不得房盖儿都掀起来。
陈秀芸一看,赶忙嘱咐大儿子,让他规矩点儿,别叽叽喳喳的影响大人。
“振邦?振业?你们两口子给孩子起大名了?”陈允哲反应比较快,立刻问曲绍扬。
“嗯呢,我爹我娘年前回老家了,他们说是要回去修族谱,所以就给孩子起了大名。
根锁叫振邦、根有叫振业、有庆叫振武、根全叫振杰,铃铛就叫佳玲。”曲绍扬笑着解释了下。
陈允哲听了,微微皱起眉头来,“谁给孩子起的名?
尤其是老大,怎么能叫振邦呢?
书上说了,孩子起名,不宜起什么国啊、邦啊、天啊,这一类的字。”
后头的话,陈允哲没往外说。
小孩子起名不宜起的太大,命格不够的话压不住,孩子容易生病,或者出什么意外。
“啊?不知道啊,我找方先生给起的,他写了不少名字呢,我一眼就看好这个振邦了。
后头那几个,都是顺着老大的名字往下起的。咋地?这还有说道啊?”
曲绍扬真没往这方面想,在他看来,名字也就是个代号而已,只要好听、顺耳就行,没那么多讲究。
后世那么多叫建国、卫国、志国的,不也都好好地么?
陈允哲张嘴刚想说话,那边陈郎中抢着开口。
“行,挺好的,我听着不错,倒是你给我大孙子起那名儿,我觉得太文雅了,少了点儿男子汉的豪气。”
被老爹这么一说,陈允哲也不好再说别的了。
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别人担不起这样的名字,说不定他家大外甥可以。
大过年的,亲人团聚,自然是有无数话要说。
不过,曲绍扬还有要紧的事情没办,他得去拜见义父张锡銮。
按说呢,明天去拜见也不是不可以,但曲绍扬今天下午刚到,就立刻去拜见,更显得诚心。
这一点,大家伙儿也都理解,于是曲绍扬领着人,带着不少贺礼,就去了张锡銮的住处。
还没过正月十五呢,衙门不开印办公,张锡銮也在住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