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推演、猜测、行动

民国:关东参王 参娃 2401 字 1个月前

“师父,你说,如果小倭子想要偷偷过江的话,选哪里最合适?”

曲绍扬没有回答李氏的问题,反而是扭头去看刘东山。

清倭甲午战争这段历史,曲绍扬印象最深的就是黄海海战,陆战方面,他了解的没那么详细。

只隐约记得,海战之后,小倭子发动了陆战,短短几天内,就攻占了安东、九连城、宽甸、凤凰城等地。

但具体是什么时间,怎么打过来的,曲绍扬记不太清了。

这些日子以来,曲绍扬也派出了不少人在鸭绿江沿岸打探消息,综合这些消息,跟刘东山进行推演。

师徒俩一致认为,小倭子要想占据主攻优势,就得想办法拿下虎山。

因为虎山位于九连城外,是进入九连城的制高点。

只要拿下了虎山,就可以在那里架设大炮,对着九连城俯射。

但虎山有大量清军把守,想要正面渡江攻击几乎不可能。

这些天,曲绍扬一直在回想上辈子看过的那些资料和视频,同时在脑海推演。

他试着站在小倭子那一方,用他们的视角和思维去思考,忽然觉得,侧面迂回、渡江偷袭的办法,或许可行。

本来曲绍扬也打算找刘东山讨论这事情的,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了,屋子里又没外人,曲绍扬索性就直接问。

刘东山没说话,脑子里也在思考。

他放排多年,对鸭绿江沿线地形、水势了然于心。

要是按照曲绍扬的思路,大概有个地点比较适合。

“安平河口,那里位置偏僻,而且水流比较缓慢,水不深。”

曲绍扬闻言,一拍桌子,“没错儿了,应该就是这儿。”

他隐约记得,好像有这么回事儿,可一直都想不起来地点是哪儿,听刘东山一说,豁然开朗。

“不行,师父,我得回衙门一趟,给道台写份折子,提醒他们,注意安平河口的守卫。”

曲绍扬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制敌的关键点,这会儿哪里还能坐得住吃饭?

趁着战事尚未开始,得赶紧提醒上头那些人。

“绍扬,你写了折子,能有用么?”刘东山犹疑道。

“大清的军队什么德行,你心里比我清楚,就算你写了折子提醒了,你认为能有用么?人家会听你的么?”

刘东山倒不是故意给徒弟泼冷水,实在是看透了这些当官儿的。

朝廷腐败,官吏昏庸,那些八旗兵、绿营兵只知道抽大烟,他们能打仗么?

“师父,不管上头听不听,该写的我得写啊。

实在不行,我就亲自去一趟凤凰城,面见道台,当面说清楚。总不能真的就傻等着让小倭子打过来吧?”

曲绍扬也知道这事儿没他想的那么简单,可他还是想试一试,尽自己所能。

不管成不成的,哪怕能迎头揍小倭子一下,也算他没白穿过来这趟。

“嗯,那你就去吧,不管成不成的,咱尽力了。”

刘东山叹了口气,自家徒弟什么性子,他还能不清楚么?曲绍扬若是认准了,谁劝也没用的。

就这样,曲绍扬急忙赶回衙门,提笔写了份折子,然后打发人,快马加鞭送去凤凰城。

想了想,曲绍扬觉得还是不太保险,索性再写一封信,给陈允瀚,把他和刘东山的推测,都写在了上面。

信写好了,让人快马送往宽甸,之后曲绍扬领着人,去了安德斯他们那个炸药作坊。

“安德斯,最近那个手榴弹生产了多少?炸药还有多少?”一到作坊那头,曲绍扬就问道。

“手榴弹生产的不多,目前不到一千枚,炸药倒是不少,几千斤是有的。”

安德斯不明白曲绍扬为啥问这个,只如实回答。

之前曲绍扬说了让尽量生产,这些日子,作坊里添了不少人手,机器也一直在工作。

但是他们现有的机器太少了,只能生产这么多。

“也行,那你让人把全部的手榴弹都检查一下,装到箱子里准备好。

还有地雷,有多少就给我装多少,可能要用。”

曲绍扬既然想跟小倭子碰一碰,就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免得真打起来没有趁手的家什。

“好,我这就让人准备。”

安德斯不知道曲绍扬要做什么,但曲绍扬是东家,他们听命于人,自然是东家说啥,他们就得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