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大汉朝廷已经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防御壁垒,此中的核心便是在并州。
整条防御壁垒以并州为核心,上党—黄河—兖州为防御第一线,横跨三州。
晋阳—太行山脉—河内为防御第二线。
所谓的防御第一线,乃是利用地形,以及沿途所有的城池来对即将入侵的北周大军进行防御。
上党境内归并州军管辖,军事行政主官为石勒亲自任命的太守——王弥,守军只有五千人。
黄河一线在开春以后,随着冰雪的消融,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道天险。
也就是说,第一线防御的重点在于并州的上党郡,以及整个兖州。
兖州境内军事主官为臧霸,其麾下有一万泰山军,以及兖州的辅兵。
是的,没错!
自从刘裕继承大统以来,大汉朝廷治下实行了和吴国一样的制度、政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辅兵制度。
刘裕全面照搬了吴国的政策、制度,一直在模仿,但却还未超越。
这使得士族之乱以后,朝廷短缺的兵员问题得到了解决,且稳定了朝廷和地方。
现在的大汉治下大约有人口六百万,青壮数量却只有一百五六十万,朝廷在实行辅兵制度以后迅速得到了三十万兵力。
其中,大约有十八万青壮被集结在了邺都,其余十二万青壮则分散在三州都督(张辽、臧霸、满宠)麾下。
由此一来,朝廷才得以构筑第二条防线,并有了正面抗衡北周大军的实力。
在第二条防线上,晋阳方面有并州军四万,分别由张燕、夔安、桃豹、郭淮统帅,石勒为主帅,张宾为军师。
太行山一线有关隘八处,其中需要重点防守的是为四处,朝廷在此各派遣了五千军进行固守。
至于河内方面,乃是魏州都督—张辽的驻地,因此由张辽率军防守。
张辽麾下尚有三百狼骑,五千精锐,以及大约两万辅兵。
除此以外,太行山一线也归张辽管辖,因此张辽的责任极重。
朝廷的主力则布置在邺都城西八里处,这里有一座军营,如今正集结着十八万大军!
此地由太尉—韦孝宽进行管理,自从士族之乱以后,韦孝宽已经被汉帝—刘裕委任为了汉军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