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应之以缓

“我们是否也可以学习汉高祖之策,为陛下发丧。”

“当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讨伐项王。如今我们一样可以为汉献帝发丧,以讨伐刘备之名,彻底和刘备割裂。”

“噢?”

士颂心说不错,这个角度倒是新颖。

刘备和曹丕之间,互相指责对方,说对方害死了汉献帝。

当然了,他们双方,肯定都不承认是自己下的手。

小主,

天下间,关于汉献帝之死,也是众说纷纭,显然已经成为了悬案。

现场的聪明人,自然都明白裴潜的意思。

那就是士颂集团也和曹丕一样,以认定刘备杀了汉献帝的方式,不认刘备这个皇帝。

徐庶当即分析道:“若是我们以此名义,直接和刘备翻脸,出兵东进,拿回江夏,汝南郡自然没有问题。”

“我们甚至还可以联合孙权,臧霸等人,一起向刘备发难。”

“但问题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和曹魏敌对。”

“名义上,我们是占据大义,上承天命,下顺人心,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但实际上,却是树敌颇多。”

徐庶话音方落,人群中,又有人嘀咕了一句。“若是有人,说我们向刘备的季汉出兵,是叛乱汉朝,以下犯上怎么办?”

显然,人群中,还是有人心念大汉的。

贾诩在心里长叹一声,终于出声:“实际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名义来说,只要我们宣传到位,甚至都不用我们宣传。曹魏,孙吴,还有藏齐,都会宣传大汉已灭。”

“在四方诸侯眼中,我们所攻击的刘备,不过是居心叵测,甚至加害陛下的乱臣贼子而已。”

显然,他知道现在自己必须表态了。

否则,整个荆北派系若是站到了士颂集团的对立面,那就危险了。

现在唯一的“保汉派”,只有武陵书院的那些书呆子。

但是石韬不傻,他被这些读书人逼着站出来,去劝士颂继续在名义上支持汉朝。也不过是作为读书人,尽读书人的一份心意。

毕竟他们也知道,即便是现在名义上和他们是一个派系的陆逊,那也绝对是士颂的无条件支持者。

更别说陆逊手下那五六万人马,基本上都是南蛮部族训练的军士。

根子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只认得士颂,不认什么大汉王朝的。

看到贾诩表态,现场仿佛下了定心丸一样,几乎所有人都站了出来,各种分析和提议,说天下形势,说人心向背,说天命所归,说士颂雄才。

几乎在所有人看来,现在收复失地,占据半壁江山的士颂楚国,已经有了睥睨天下的资本和力量。

如今中原大乱,群雄四起,放眼天下,只有士颂的基业最为稳固。

楚国这边,有着荆南和交州乃至益州的基本盘。

再加上向南开拓的都护府地盘和资源,能源源不断的北上输血,楚国原本主力军队二十四五万。

北上收复荆北诸郡的过程中,招降纳叛,现在军队人数早就突破三十余万。

这还是士颂不停消耗投降军队,把大批部队遣送南去开荒后的结果。

若是再征集民夫,士颂完全可以再一次轻易地组织起“五十万大军”北伐的旧事。

而现在,挡在士颂面前的曹操和郭嘉,早已经不存在了,中原之地,也已经崩了。

都到了这份上了,还装什么啊,直接称帝,还基本上算是名正言顺的称帝,反正皇帝都已经不明不白的死了。

这时候称帝,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此刻,就连刘巴都站了起来,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说道:“天命有轮回,这也是主公你一心活人,为百姓广施仁德的反馈。”

刘巴的话里,有几分感慨。

当年士颂风雪天请他出山时,自己想的只是帮一帮这个地方“山大王”,让周边百姓,活的更好。

也顺便,想要试一试自己的变法之能。

结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条路走通了,而且从荆南一隅之地,走向了大汉十三州。

“九鼎轻重,我儿可问之。”

欧夫人嘴角轻笑,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已经不是当年心机深藏的毒蝎妇人了。

这些年,她以“太夫人”的身份,在楚国境内,帮助士颂安稳人心多年,她也有些富态了。

也只是在这一刻,她想起儿子从前的年少气盛,心中也是百转千回。

自己这儿子,还真是了不得啊。

看到如此多的人支持自己,士颂的眼中也变得炙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