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把我当傻子了?”
“而且我说想回陶家坝,并不是要去电线厂当厂长啥的,我是想.......”
陶莹莹说到这似乎有些扭捏,声音也不自觉的像没了底气一般变得很轻。
“我想,自己做点小生意.......”
“呃.......”
“你想自己做生意?”
田向南这下子是真有些意外了。
话说开了以后,陶莹莹仿佛也坦然了许多。
“对,我们宿舍院外面路口,一个早餐卖包子鸡蛋的老太太,一个月挣的都比我的工资高的多得多。”
“反正我在局里干的也不顺心,还不如趁着年轻出来做点别的事情,而且现在国家也鼓励这个经济发展,不是吗?”
田向南闻言一时没说话,只是心里感叹。
确实。
在经济发展初期的这个浪潮上,确实有很多体制内的人员,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契机,忍不住高收入的诱惑,投身商海。
这是一股大潮,陶莹莹能这么选择,既在他意料之外,同样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个时期,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体制内的工作同样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含金量也会在快速上升。
就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现在做生意,一个月能挣个千八百的,你也未必能跟县城的一个小科长一起吃饭。
反而你一个月能挣个万八千的,也未必能跟陶莹莹这么一个粮食局副局长坐在一起吃饭。
这就是两者间的区别。
体制内的好处,根本就不是多少收入能衡量的。
甚至换句话来说,体制内的门道如果搞懂了,其实远比经商来钱要快。
田向南原本想劝劝她,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以陶莹莹当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她也不一定能适应体制内的工作。
再说了,以两人的关系,他过度插手对方的人生也不太好。
于是就随口追问了句。
“那你想做什么生意呢?”
陶莹莹摇了摇头。
“还没想好呢,我手上倒是有一些积蓄,想先看看.......”
两人说话间,门外已经传来了小楠楠那兴奋的叫嚷声。
“干爸?我干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