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国的那些僧侣是怎么信佛的同时,又对种姓制度视而不见,甚至还很默契地遵守?
实际上,孔雀国的佛教就是这样,宣称众生平等,人人皆可入教,但这“人人”指的是首陀罗以上种姓的人群,这类人中就算杀人犯也能入教,而对首陀罗这一种姓,能入教,却有严格的限制。
连首陀罗入教都这般严,更遑论达利特,这也是孔雀国佛教得以能在阿育王推广下没遭受太大阻力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根本就没有真正动摇种姓制度,加上阿育王的威望,高种姓的老爷们当然还能坐得住。
要是孔雀国佛教真开放允许首陀罗、达利特随便入教,即使有阿育王鼎力支持,也会遭遇极大阻碍,甚至连首陀罗、达利特自己都会站出来反对:你们凭什么让我们和高种姓老爷一个待遇?
老爷们是天生的高种姓,就该有特权,这是天地开辟后就定下的道理,没了高种姓的老爷,老奴我们要怎么活啊!
在随同人员说出那些人的身份,让他们不要接触后,姚直等人好奇地向那再看了眼,便到其他地方游览,没有立即接触,反正他们还要在孔雀国待一段不短的时间。
夜晚,又一场宴会后,姚直等人回落脚处,将使团的重要成员召集到一处,对今日之事进行复盘记录,并根据今日所知所闻对后面事宜进行调整。
总结中,甘煜出声道:“诸位可曾发现在今晚宴会,耽摩栗底之人对我们似乎更欢迎了?”
一人道:“听你这一说,好像确实如此,今天晚上,有好几个耽摩栗底的官员前来同我说话,问皇帝陛下喜好什么,又问李念公子是何人,李念公子喜好何物?”
另一人笑道:“那你是如何回答?”
这人道:“我哪知道皇帝陛下喜好什么?只能说皇帝陛下喜好大秦越来越强盛,我等老秦人能过上好日子。至于李念公子,那我更不知道了,我也不敢说李念公子好美女啊……”
这话引得房内众人一笑,即使最偏远的燕地,也有人知李念公子是陛下之婿,曾为舜英公主怒杀匈奴太子。
敢说李念公子好美女,不怕回大秦后,被李念公子逮到给处置了?虽说据他们所知,李念公子不是个性情暴烈之人。
笑过后,又一人道:“我也一样,被人问和大秦有关之事,问皇帝陛下对教派有何看法,问大秦内有多少教派,信奉哪些神仙?”
另一人也道:“我也被问了,但问的是道家、儒家、墨家在大秦有多大影响,是怎么收纳信徒?我也不知道啊!”
听了众人的发言后。姚直道:“公子说‘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耽摩栗底人问这些问题,不可能无缘无故,必有缘由。他们在打听与大秦相关的情报,彼辈目标显然是大秦!”
“然各位所言中,其等所问未多涉及大秦军政,反而对陛下喜恶、公子喜恶、诸子百家感兴趣,姚某以为其等是在想向大秦传教!”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有人疑惑道:“我知道他们对大秦很感兴趣,但为何会这般急迫,似乎着急想到大秦传播那佛教?”
这是个好问题,知道孔雀国人对大秦感兴趣,可这也表现得太着急了些,就这么迫不及待想到大秦传教?
甘煜道:“事情反常,必有原因。他们迫不及待想到大秦传教,要么是他们对向他国传教一事非常重视,自发想要传教,要么是有原因被迫为之。”
“我认为后者居多,这个原因让他们不得不着急向大秦传教。佛教为孔雀国第一教,香火鼎盛,信众遍地,能让他们感到着急,只有一种可能:孔雀国内的情况变动!”
甘煜继续道:“佛教源起于数百年前,一直未得兴盛,如今之所以在孔雀国兴盛,离不开被孔雀国人视为伟大的那位阿育王!”
“阿育王在世时,在孔雀国兴建了大量寺庙,据说那存放舍利的佛塔便建了八万四千座。”
这等劳民伤财、耗费民力的君王,竟然还在孔雀国被认为是伟大的王,也是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