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时大家对于朝廷和杨家的看法,也是受到冷锋的影响。
毕竟冷锋对于朝廷并没有什么认同感,特别是和杨家之间,已经势同水火。
他们知道对面就是朝廷军队驻扎的地方,但是并没有人将对面的朝廷军队看在眼里。在蒙古人已经被冷锋这边逼迫的采取战略收缩的时候,朝廷不仅没有抓住机会发兵收复失地,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当权者还在争权夺利,这样的朝廷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简直就是没有天理。
也许朝堂之上的那些人不会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蒙古人已经有冷锋在对付了,只要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找个机会将冷锋给收拾了,那么就可以接手冷锋的势力。
想当年,岳帅也不是把金人打的节节败退吗!可是到后来,还不是被调入京城,把命都丢在了京城。
虽然现在冷锋也把蒙古人把的节节败退,但是在那些当权者眼中看来,只要这个朝廷还存在一天,那么冷锋就是朝廷的臣子。只要冷锋敢进入京城,那么他也就会步入当年岳帅的旧辙。
之前他们还在担心冷锋不会前往京城,毕竟冷锋和朝廷中间还隔着一个蒙古人。
可是现在,冷锋已经兵分两路,一路直接逼进了蒙古人在南方的大本营。另一路由冷锋本人带领,已经到了榆城地界。
以榆城的地理位置,就等于是到京城的家门口。
而且冷锋又将榆城给攻打下来了,这就等于是打通了和朝廷相连的通道,这个时候冷锋就再也没有任何借口不去京城了。
就在冷锋等人在山坡上策划在此建军事基地时,朝廷这边又有一道圣旨发了出来。
而且在这道圣旨之后,也有一支上千人的队伍也从京城出发,向着榆城方向而来。
这支队伍虽然有千人,但是并非是出来打仗的,而是全套的礼仪队伍。
这是杨宏泰以朝廷的名义,专门为了捧杀冷锋而设下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