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张鲁,很快令人拿来了纸笔,然后开始书写书信。
没错,此时,张鲁要给曹操写信,用飞鸽传书。
只有如此,才能最快地、清晰地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
这一刻,张鲁非常清醒,他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他不愿意错过机会,至少此次是可以尝试一番的。
没多大一会儿,张鲁就写好了信,令人拿来了信鸽,然后绑上信件之后,送往许昌。
只有如此,他们才更有希望和未来。
此时,他们强烈的求生本能,让他们不得不全力以赴地面对。
张鲁当然不愿意死去,只要是有一丁点的机会,他就不愿意放弃。
此时此刻对于张鲁来说非常重要。
他也非常清楚,他要把宝压在曹操的身上。
在信中他交代得很清楚,如果他张鲁被击败了,被消灭了,那么下一个倒霉的就是曹操。
所以他相信曹操应该不会袖手旁观。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曹操袖手旁观对于他自己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好处。
因为张鲁很清楚自己此时的处境堪忧,但是曹操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正是因为此他们才要抱团取暖。
只有他们相互合作,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最终成功。
否则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因为这一点张鲁非常清楚,看得非常明白。
他知道只有他与曹操一起合作,夹击刘备才有可能成功。
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都不可能战胜刘备。
无论是曹操自己还是张鲁自己,都是没有一点可能性的。
对于这一点张鲁非常清楚。
尤其是这一段时间,即便是没有与张飞交战,他也知道张飞的厉害。
此时此刻他还在等待一个机会,只要有一丁点的机会,他就要全力以赴,想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只有如此他才能有可能最终取得胜利。
当然张鲁帐下的其他大将可不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其实就是想图一个安稳而已。
对于他们的主将是张鲁还是曹操或者是刘备,问题不是太大。
无论是谁当他们的主将都不会太影响他们的利益。
在这个时代主要的还是利益为王。
他们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至于说他们的主公张鲁的利益,此时真的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可能为了张鲁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是有违人性的。
所有的人,此时都会先考虑到自己。
所有的人都明白,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信心。
他们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他们非常清楚。
这个时候他们没有必要与张鲁趟这一趟浑水。
这根本就犯不着的事。
对于张鲁来说,投降与否影响极大。
投降之前,张鲁可是他们的主公有着极大的权利。
投降之后,张鲁则会面临着非常被动的局面。
至少有一点,张鲁没有资格再与刘备等人争夺天下。
张鲁不但不会好过,而且会非常难过,甚至会度日如年。
因为张鲁投降之后,他就彻底失去了自由。
刘备肯定会防范的,而且甚至会像防贼一样防着他。
因为张鲁曾经也是做过主公的人。
作为一方诸侯,张鲁也是有着话语权的。
一旦张鲁得势,很有可能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关于这个结果,刘备肯定会考虑在范围之内。
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很有可能张鲁在刘备那里根本就讨不到什么好处。
这才是张鲁拒绝的根本原因。
此时张鲁明白自己的处境。
他当然不愿意把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相让给刘备。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张鲁就不会放弃。
张鲁要全力以赴,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如此张鲁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他也才能慢慢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在刘备手下,张鲁自认为没有任何的前途。
张鲁非常清楚,这一刻中间大战内的众人与他不在同一个战线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此时此刻,张鲁特别清醒。
张鲁明白,他的未来一定不是梦。
不管如何他都要坚持下去,他不愿意放弃这唯一的机会。
尽管他没有与张飞等人作战,但是张鲁非常清楚,他根本就不是人家张飞的对手。
这一刻所有的压力基本上都给到了张鲁身上。
张鲁要独自面对这一切。
不管如何她都不愿意放弃。
众人见张鲁的决心已定,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我还要写一封信给庞统,让他宽限几天,我再考虑考虑。
毕竟这个事确实非常大,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解决的。”
张鲁看着众人,眸子里勉强挤出了一点笑容。
其实张鲁非常无奈,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就不会再去招惹人家张飞。
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只是张鲁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只能想法从容面对这一切。
不管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他都要稳住当前的基本盘。
说到底还就是稳住自己的利益。
只有稳住自己的利益才能是对张鲁最有利的。
张鲁当然非常清楚。
此时,无论是投降还是进攻曹操对于他来说都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