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我有45个战团

他们要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一切,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心怀不满也无所谓。反正,他们已经加入到了暗面远征之中,联盟司令部并不会故意坑他们,但只要是战争,那就必然的少不了兵力损耗。新补进去的,全部都是联盟人,接受过联盟的忠诚培训的新血,会逐渐替换掉战团的老战士。

一时之间可能不会发生什么特别大的变化。毕竟,这些新血在加入战团之后,会受到排挤,会被冷眼相待,会不受信任。但是,他们杰出的实力水平,在时间拉得足够长之后,就是必然而然的会逐渐走上去。这些新血,除了心向联盟之外,也不会有跟老兵们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再久一些,血都换光了,甚至都不需要到这一步,只要战团的领导层,联盟人的比例开始占据上风的时候,整个战团的性质就会变化。

顾航会将其称为一种‘温和的清洗’,又或者说是换血。

对于光冕、啃食者这两个战团是这么处理的,对于那刚刚新收复的十三个星际战士战团,这套‘换血方案’,作为一种阳谋,也是可以复用的。

总共十五个新收复的战团的新种子名额,顾航打算在近期,一口气全部用掉。

这将会被称为第二次暗面建军,并且比第一次,要浩大得多。

在这一次建军之后,联盟麾下将会总计拥有45个战团。

那就是满编状态下,总计45000名的星际战士!

在帝国万年历史上,自从帝皇飞升离开之后,帝国有过如此之多的星际战士和战团,统一在一面旗帜下进行战斗吗?

顾航从没有在明文的记载中看到过。或许,在某些湮灭的、不能被记载的历史事件中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吧。

就算是把时间线,再往前推,推到帝国建立之初。那时候,所谓的立国大远征中,星际战士们还是在以军团为编制在行动,没有被拆分成战团。那时候,整个帝国一共有十八个战团,他们的人数各不相同,但是每个战团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的样子。

按照当时的规模来看待现在联盟所掌握的力量,或许可以说,联盟现在已经掌握了一个星际战士军团级别的兵力了。

当然,实际上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当时一个军团之下,是统一的指挥,有统一的战团文化。各个战团,都有一位神之子,统帅整个战团。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往往会领导庞大数量的帝国凡人军团——当时的凡人军队基本上都是属于各个战团自己的辅助军。

他们带着舰队、带着陆军,会负责一整个方向的远征行动。只有在碰上强敌的时候,才有一定概率,联合起来作战。

而现在,虽然联盟的这四万五千名星际战士,都在联盟的旗帜之下,但且不说里面有不少心怀不满,被迫屈服的异见者。就说他们自己本身的属性,也因为从来没有配合过、各个战团的文化和作战习惯迥然不同,所以让他们强行凝合在一起,配合作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而且,他们自身也都有独立的指挥系统,独立的传承体系。硬要他们合作,也确实并不合理。

这种情况,总是要解决的。

顾航打算,在第二次暗面建军之后,就在‘帝国暗面管制委员会’下面,建立一个专项的星际战士管理机构。

各个战团可以派人进入这个管理机构,统一的管理所有的战团。他们的职责,是与联盟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在统一章程之下,战团的后勤补给、新血补充、作战动向、战团长以及其他重点的战团高层更迭之类的事情,是能够得到完善的保证的。

不过,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是将一个军团级别的星际战士团体凝合起来,统一管理并作战。但实际上,顾航给各个战团都在强调,会保证他们的独立性。

自己绝无重建星际战士军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