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战团?服从或毁灭!

无论联盟采取的新管制机制,到底有多少弊端,但总的来说,其最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是能够达到的:稳定联盟的基本盘。

甚至更进一步的,可以扩大联盟的基本盘。

麦格雷宙域以及其他的新占区域,都在应用这套管制方案,从宗教到言行再到居民的一举一动,切实的遏制混沌腐化,并尽快的恢复生产,建立自己的防卫军。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成为了支撑暗面远征的基本盘,可以为联盟的暗面远征提供资源,提供兵源,乃至于提供武器装备补给。有些条件特别优秀的地方,还可以建造造船厂,引入雷炬塔制造线……

这就是暗面远征要执行的以战养战。

不扩大支撑远征的基本盘、不能将占领区化为支持战争的资源产出地,那暗面远征光靠联盟本土的支持,肯定是进行不下去的。

这是必然之路。

实际上,三条线的远征司令部,都有相应的责任,在战争的过程中,要在有可能的前提下,保留星球的元气,灭绝令是尽量少用。

联盟政府的职能,则也跟管制委员会结合在了一起,去治理那些新占领的区域。

许多的政策和战争计划,都是配套的。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存在,是需要特别对待的。

那一个个的星际战士战团的母星。

星际战士,总是跟其他东西不一样的。在帝国之中,星际战士战团具备特别的政治地位。哪怕是在联盟之中,这种地位被改变了很多,但他们仍旧是特别的。

他们跟常人就是不同的。这些改造过后的超级战士,拥有太关键、太强力的军事作用和暴力优势了。

科技,在有些时候不止没有减少凡人面对星际战士时候的劣势,反而加大了这种劣势。

一个星际战士,不穿甲只用热武器的前提下,或许十来个T1级别的凡人精锐士兵,就能让其饮恨当场。无甲状态下的星际战士,或许能够肉体扛子弹,可是却扛不了激光枪、高斯步枪、爆弹枪的打击。被射多了,或者被射到关键部位,该死还是得死。

T1级凡人最强的精锐战士,会比星际战士差很多没错,但十来把枪,打一把,或许还真能赢。

万一是伏击战,那搞不好都能无损搞死一个星际战士。

但当双方再都穿上动力甲呢?这个差距会被急剧拉开。T1级别的士兵全员装备上反馈动力甲,恐怕也要三五十个,才能够对抗星际战士。

这中间的差别,最主要的就是在于,星际战士在身体各方面对普通人的优势,会在技术装备的帮助下得到更进一步的放大。强力的身体优势,能够让装备在设计、使用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大胆。

就拿最经典的动力甲来举例。

反馈式动力甲的造价搞不好要比星际战士的动力甲造价还要更贵呢。但是贵出来的地方,主要是在操控系统的高度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制造成本。向操控妥协之后,明明花了更高的制作成本之后,装甲的性能仍旧受限。无论是铠甲的强度,还是灵活性,还是铠甲可装配的武器,全面弱于星际战士动力甲。

这就是凡人因为孱弱的身体,在使用科技装备时受限制的典型案例。而星际战士,有直接的‘黑色甲壳’作为直连大脑、脊椎的天生器官,就是与战甲适配的。对于星际战士来说,动力甲就像是他们外接的新一套器官一样,那利用效率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而到了装甲载具阶段,星际战士操控的犀牛战车也好,掠食者坦克也罢,亦或者空中战机,都能点爆同规格的二十台以上的凡人载具。

道理跟星际战士战甲是差不多的。星际战士专属的载具,都有神经鞘索,与星际战士相连,将这个载具,都化为星际战士的‘身外化身’,这个优势又是凡人在操作载具的时候无法比拟的。这让星际战士载具的灵活性和打击精度,都远超凡人载具。

哪怕就是同样的载具,在空军方面,星际战士那非凡的身躯,能够承受更大的G力,能达到凡人的几十倍。这个问题,瞬间就解放了因为飞行员的身体限制,从而导致的战机设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