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有一个秘闻渐渐的在百姓之中口耳相传。因其涉及宫闱,固然让人讳莫如深,但越是这样的事情,反而越是让人忍不住的想要去探询其中的真假虚实,以至于其传播速度及范围越来越快,越来越广。而随着人们的多方讨论、印证,这个事儿的真实性,似乎也越来越被实锤了。
这个传闻是这样的:秦王殿下杨勇从西域买了两名绝色美人,不仅姿容绝顶,而且能歌善舞。秦王殿下虽然对她们很是喜爱,但却还是忍痛将她们献给了皇帝陛下。本来秦王也是一片孝心的,哪曾想,皇帝老爷子毕竟年岁大了,在那事儿上难免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但又实在舍不得美人,一个不小心,竟然得了“脱症”,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马上风”,就此晕了过去,据说,至今还是昏迷不醒。
另,据不知名人士证实:皇宫表面如常,但如今确实是戒严了的,而且皇帝也确实已经多日不曾上朝理政了。对外给的说法是:皇帝陛下,圣体欠安,暂时就不上朝理政了,要好好的静养一段时间再说。
皇帝"马上风"这样的事儿,对于皇帝本人及皇家来说,显然是不太好听更是难以启齿的。所以朝廷自然是要刻意的隐瞒下来的。至于说,它最终还是流传出去了,那也只能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吧!为了这件泄密的事情,朝堂上的大人们倒很是发了一番邪火,然而真要说去追查泄密人,这事儿还真的是不太容易的。人家若只是口耳相传的话,那自然也就不会留下什么证据了,你能怎么去查证?而且,事情都已经在外面传开了,查不查得到,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无论外面是怎么传的,站在朝廷的角度,对此自然是一律不予置评的。甚至于,京城府的官差,若是巡逻时发现有当众议论宫闱之事的,还会将其逮捕,并以“造谣生事”、“大不敬”等罪名论处,予以严厉的处罚。当然,这样子是不可能阻止得了百姓们的窃窃私语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事儿堵肯定是堵不住的,朝廷的这些措施,更多的只是表明一下态度,做做样子而已。
而但凡秘闻,在不明就里下,往往就会伴随着阴谋论。这其中有一个论点是这样的:秦王杨勇刻意的献上两名美女给皇帝,是不是有什么险恶的用意呢?本来像“马上风”这种事儿,虽然少见,但也并不算新鲜,在民间,时不时的也会发生的。然而,这事儿毕竟是发生在皇帝身上的,这个还是比较特别的。这种事儿,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或者只是个趣闻而已,但发生在皇帝身上,便充满了阴谋的味道了。
民间的这种种关于秦王的恶意猜测,很难追查到来源。站在秦王府的角度,这种事儿也没办法去解释太多,因为没有什么用,反而有可能越描越黑。只是,这么一大顶帽子扣下来,也实在让人难受。偏偏有一件事,他们还真的没办法否认:那两个西域美女还真的是秦王送进宫的。这种事儿,一查就能查实的,毕竟皇宫可不是随便进的,能走到皇帝面前的,也必然是经过严格的审查的。总之,不管是巧合,还是运气不好,或者其它什么原因,这事儿秦王都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因为这事儿,秦王府此后便一直显得比较低调。在百口难辩的情况下,民间又是物议汹汹,秦王府当此时刻选择了静默,想来也是无奈之举的。这种事儿,别说不好解释什么,要真的去解释了,倒反而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还不如冷处理一下,降一降热度了。而对秦王府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了。由于皇帝的状况一直不见起色,一天天过去了,朝政便一直被把持在某些大臣的手里,这种情况已经令有些人心生警惕了。尤其是皇室,他们可不放心大权一直旁落的。而按照规矩,像这种皇帝因故无法理政的情况,本来是应该由太子出来“监国”的,问题是:东宫未立啊。但东宫之主未定,皇帝可还有四个皇子呢,可以从他们之中选一个嘛!只是,选谁呢?
本来,秦王是最合适的监国人选的。他是皇长子,名望也还不错,朝中支持他上位的大臣也不少,由他来监国,也算顺理成章。然而,偏偏皇帝此次昏迷,正是因他送进宫里的那两名女子而引起的。虽说这个事似乎意外的因素更大一点,但显然秦王也没有办法把责任推脱个一干二净的。所以,在此次竞争“监国”一事上,秦王府便多多少少显得没那么有底气了。而除了秦王之外,那么剩下的三位皇子中,另外两位无论是声望、能力都不足以服众的,因此宁王便成为另一个有力的竞争人选了。
然而,这显然不仅仅只是要选一个“监国”的人选这么简单的。因为若是皇帝最终醒不过来呢?那么这个“监国”要做多久呢?一年?两年?五年?再之后呢?此事的重要性,陡然之间已经上升到了“国本之争”,关系到无数人的利益、未来、命运。在此情况下,秦王杨勇哪怕还身陷舆论的漩涡之中,也不得不站出来,全力去争取了。而从目前来看,宁王似乎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的。
小主,
不过,秦王府自然是不可能就这样认输的。虽然,那件事情对他们来说,的确是目前摆脱不了的污点。但这种事儿,显然也没办法在实际层面上给秦王定任何罪过的。秦王府上下一致认为:这件事情伤害肯定是有的,但并不足以致命;秦王毕竟是嫡长子,朝堂中支持他的官员还是很多的,机会始终是有的。而且,目前来看,退路已经没有了,因为若是此次“监国”之争,让宁王赢下了,那么秦王一系以后的日子便难过了,甚至于“下场堪虞”。形势严峻,迫在眉睫,这种情况下,还是只能往前冲了。由此,秦王府上下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必死之心,勠力前行,为了让秦王成功上位,开始四处活动。
而在另一边,宁王府也没有闲着,虽然他们的确稍稍领先了一步,但只要事情没有尘埃落定,变数总是会有的。他们当然也知道,秦王府是绝无可能束手就擒的。不过,到目前为止,形势对他们还是要更为有利一点的。
两位皇子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反映到民间时,就体现在各种舆论的甚嚣尘上了。由于皇帝暂时无法理政,因此需要从四位皇子中选择一位,代替皇帝理政,是为“监国”。目前最有可能担起这一重责的是秦王杨勇和宁王杨豪两人。秦王毕竟占着嫡长子的名份,也一向受到诸多官员的肯定与支持,因此机会不小。不过,最近他因为受到某件事情的影响,声势上还是有些受损的。
而宁王一直深受皇帝的喜爱,朝堂及民间也一直有传言说:皇帝本人是更加属意于由宁王来继承大统的。虽说朝堂上对于宁王个人的评价,一直都褒贬不一,但因为皇帝的“偏心”,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将未来押注到他身上的。因此从种种迹象来看,若是抛除掉秦王向皇帝进献美女的事,这两位皇子之间其实还是势均力敌,难分伯仲的。
虽然像这样的大事,民间百姓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大家还都是挺
京城里,有一个秘闻渐渐的在百姓之中口耳相传。因其涉及宫闱,固然让人讳莫如深,但越是这样的事情,反而越是让人忍不住的想要去探询其中的真假虚实,以至于其传播速度及范围越来越快,越来越广。而随着人们的多方讨论、印证,这个事儿的真实性,似乎也越来越被实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