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现在的年轻人啊!

他们累死累活的弄机械厂,年景好的时候,年利润也就二百多万,年景不好的时候能顾住就心满意足了。

尤其是跟以前生产摩托三轮车比。

一开始信心满满的认为能比机械厂的利润高,但大半年下去,不但没有挣到钱,光在仓库里吃灰零部件都占据了百十万的资金,更别说投进去的人工费用和生产线改造资金了。

同样是这条生产线,这几个年轻人却做到了三天八十万的利润!

虽然不能这么算,但他们都有种无力感:难道真的被社会淘汰了吗?

幸好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

除了上官大勇的孩子还在读书外,刘峰、王思楠和李树三人配合的挺好,尤其是刘峰和李树。

这就行了,做为长辈,他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保驾护航,尽量减少其他麻烦!

并且要提前为他们做出部分预案,减少他们工作内容!

王洪全说到:“我认为李树说的不错,开直营店是个好办法,我已经在江南市下属的五个县找好了地方,我认为我们应该趁热打铁,继续开新店,老店加大招聘力度,培训新员工,准备外放!”

“黄源下属的三个县我也联系过了,过两天回去后就考察地方,省城那几个电动自行车销售中心我也想去看看!”张喜峰也说到。

上官大勇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主要考察的是售后这一块。

“亚洲鸟电动车要退出南方省的市场,那些售后的师傅们已经接到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所以,我跟他们联系了一下,有十几位师傅愿意过来,还有一部分有些犹豫,我估计随着我们的发展,将他们大部分人拉过来问题不大。”

“我是这样想的,以他们为班底组建我们自己的售后团队,他们有技术有经验,如果一个店放一人,再在当地招两个学徒,很快的他们就会带出来一个小团队的!”

上官大勇说完,刘斌也开口了:“我认识万里猫培训部的副部长,他也是江南人,由于老母亲有病,所以他最近想回江南发展,要是我们再开店,那培训这一块就要抓起来了,到时候我可以把他挖过来,我感觉希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