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统眼的也好,康仔的也罢,都是为了解渴,现在还很少有某一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一般他们进店老板给他拿哪个就要哪个,或者说看见哪个要哪个。
“这个方法好。”钱正磊感叹到,然后在笔记本上简单的记录了下,晚上就给领导打电话,把李树的这个想法报上去。
李树也不怕别人知道这个办法,毕竟这是需要增加人力成本的,代理商不主动的做,厂家也没有啥好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能大概知道每个店的销售能力,然后及时的调换货,减少货物的到期率和调换率。”
后世见多了一些店根据销售政策大量要货,销售人员大量压货,到临期的时候代理商就抓瞎了,他们发现送出去那么多货,很多都没卖出去,最后代理商只好咽下,极大的打击了代理商的积极性。
尤其是一款品质很好的花生露,18年黄源的调换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代理商赔的欲哭无泪,即使厂家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代理商坚决不再卖这个单品了。
“那批发商呢?”
钱正磊问到。
“一次性要货二百件以上的,饮料直接给净价十五,水给六块,但我们不管调换。”李树回答,“给他们的建议的价格是茶十七,水七块,这样我们都有市场。”
批发商必须得给,毕竟很多小店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卖三五件,所以他们会直接来批发市场带,由于他们的量小,贵上三毛五毛他们也都理解。
这样下来,大户是批发商,中户是流通店,小户是小卖部。
李树这里主要做的就是流通店,后世批发市场也慢慢做成了零售,而流通店则是卖货的主力军。
“钱经理,超市这一块的工作就需要你们来做了。”
他所说的超市是大型超市,很多品牌会额外的拿出费用在超市占据很大的牌面,但李树知道,对于饮料来说,超市里旺季的销量并不好,淡季反而可以,毕竟忘旺季买饮料的都想买冷藏的,同时要当即喝掉,而在超市买稍嫌麻烦。
淡季的话,则没有这些问题。
饮料进超市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广告和临期搞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