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宫里,林攸宜、莺歌、知夏等人笑弯了腰。
“二公子倒是反应快。”莺歌说。
知夏却为林修瑜心塞,“你说二公子也不知道拉大公子一把。”
晚上,林攸宜和李端锦分别忙完正事,在坤宁宫相聚时,不可避免又提起了林家的话题。
李端锦问出了林修瑜心中的疑惑,“为何罚大舅兄抄《女则》?”堂堂一男子,要抄也是《金刚经》《治国策》之类,怎的会是女子才会抄写的《女则》。
林攸宜掩唇偷笑,“因为父亲想罚的不是大哥而是我。”
李端锦失笑,隔了好一会儿才评价道,“泰山大人是个妙人。”
说完,目光转向林攸宜,“所以,你知错了没有?”声音不乏揶揄的意味儿。
林攸宜没有丝毫悔改之意,缓缓将头凑近李端锦,吐气如兰,“这事是陛下允准的,父亲要怪的不该是我。”
言下之意是,要怪也只能怪李端锦。
李端锦笑,很是无奈,顺手将林攸宜捞进怀里,低声道,“皇后这作风颇有家学渊源。”
很正经的一句话,若不是李端锦那笑不怀好意且揶揄的意味太明显,林攸宜也就不深想了。
“什么作风。”林攸宜若无其事地语气问道,实则背对着李端锦的脸上已想好了惩罚措施,只要李端锦答得让她不满意,哼……
“甩锅甩得不错。”李端锦颇有见地地总结道。
林修然一察觉到不对就立即溜了,将锅留给其他人;林恒在王婉面前怂,就将锅推给林修瑜;林攸宜这个始作俑者却将锅甩给他。
这一家子的优良传统可不就是甩锅么,最惨的还要数林修瑜,李端锦都不得不为他掬一把同情的泪。
话音刚落,腰上被林攸宜拧了一把,李端锦闷哼声溢出口。
林攸宜拍了拍手,调侃,“这锅质量也不怎么样,还得打磨打磨。”
说着,拳脚已朝李端锦招呼而去。
李端锦迅速躲闪,林攸宜不依不饶、紧追不舍,李端锦左挪右腾、停不下来。
还是李端锦率先服软,“你先停下,我让你打磨。”
林攸宜缓了动作,李端锦脚下一旋,直接倒向床榻。
林攸宜欺身上来查看,一个不防被李端锦扯得压在李端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