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搜索,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片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
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吴县城,还能有效地防止敌军的突袭,徐庶立刻下令在此安营扎寨。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搭建营帐、挖掘壕沟、设置防御工事。
没过多久,一座坚固的营寨便矗立在了吴县城外。
徐庶站在营寨前,凝视着吴县城,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他知道,仅凭这一万安南军想要攻破吴县城并非易事,还需要等待援军的到来,才能形成足够的兵力优势。
于是,徐庶决定按兵不动,静静地等待主公率领的主力的抵达。
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加强营寨的防御,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密切监视吴县城内的敌军动向,以便随时调整作战策略。
在吴县城楼上巡守的黄盖见敌军扎营便向守城主将朱治和孙静二人请战。
老将黄盖以为,城外的敌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若是自己能率领一支兵马能够出城击之,必能杀他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然而,孙静却对黄盖的提议表示反对。
他认为江东军只用依托城池据守便可,完全不用出城冒险,况且无法确定附近是否有敌军的伏兵。
孙静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他向来以谨慎著称,不轻易冒险。
朱治也不认同出城交战,因为城内的守军虽多,但其中超过半数都是世家私兵。
这些私兵虽接受过系统训练,但是缺乏实战经验,还是守城比较稳妥。
面对孙静和朱治的反对,黄盖心中有些无奈。
他知道自己的提议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他也坚信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就能够战胜敌军。
然而,最终他还是尊重了两位主将的意见,放弃了出城击敌的想法。
就这样,黄盖的请战要求被驳回,双方只能远远地对峙起来,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
半月后,魏延率领着亲卫营和文聘、冯习率领的另一部安南军也抵达了吴县城下。
由于孙家在此经营多年,吴县的城池规模庞大,城墙高耸坚固,仅凭亲卫营和安南军根本无法形成合围。
在徐庶的建议下,文聘和冯习率领一部兵马在吴县西门外扎营,与之前就已经抵达并在南门外扎营的兵马形成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