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对向太后暗示曾布不忠(新年快乐)

赵煦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

“嗯?”

“我一直以为,曾相公是太母的人……”赵煦平静的说道。

张氏眉毛一挑,微微躬身:“官家此言差矣!”

“天下臣子,皆官家臣子!”

“也对!”赵煦微笑着点头:“都是我的臣子……”

“可知人知面不知心……”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谁是良臣?谁又是会误国误民的佞臣?”

“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

张氏若有所思的低下头去,诺诺的说道:“此治国理政之要也!”

“臣妾妇人,并不懂得,只是臣妾曾听娘娘说过,朝廷用人,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善!”赵煦颔首:“母后教诲的是!”

“我还应该多学习,才能掌握好治国用人的要诀。”

张氏诺诺再拜,不敢再和赵煦说话了。

……

向太后靠在坐褥上,静静的听着,张氏的汇报。

良久,她睁开眼睛:“六哥真这么说过?”

“是……”

“看来,六哥对曾相公有意见啊!”向太后悠悠的说着。

张氏不敢答话,只默默的低着头。

向太后却自语着:“这孩子从来心思深!”

“这次怕是,特意要借你之口来告诉我……他对曾相公的不满了……”

“这是让向氏与曾相公保持距离啊!”

张氏自然不敢答话。

向太后却看向她,道:“我以为,向宗旦不可以再担任京西路的差遣了!”

“远放吧!”

“正好,潭州那边缺知州,让他准备一下,去潭州赴任吧!”

“诺!”张氏盈盈一拜,领下任务。

向太后则继续靠到坐褥上,慢慢的闭上眼睛,开始了遐思。

荆湖南路的潭州,自熙宁以来,就一直承担着朝廷经略、稳定荆湖的重任,并作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方向的军事行动的后勤支点。

去年,章惇南征,朝廷就急调曾在元丰年间,担任过潭州知州、广西转运使的名臣谢景温,重任潭州知州,做好章惇的后勤保障。

正是在谢景温的努力下,潭州永丰场的铸钱,才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广西、交州,为大宋稳定岭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元祐元年至今,潭州的永丰场以及广南东路韶州的岑水场的钱监,奉旨意将矿冶所产的全部官铜,都铸成了制钱(既有矿税所得,也有和买所得)。

而这些制钱的数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两百万贯。

正是这些铸钱的流入,让广西方向不再缺钱。

也让高遵惠等人,能在交州,大肆扩张甘蔗种植。

如今,六哥有意,任命蔡京接替回乡守制的章惇为广西经略兼安南都护。

而蔡京是六哥心腹。

这个时候,让向宗旦去潭州,其实就给机会,让其与蔡京亲近、交好。

同时,也是让向宗旦远离朝堂,远离曾布。

将来曾布若真的被天打雷劈了,向家起码可以不受牵连。

……

又过了两天,大理寺与御史台对府界胥吏害民、残民等案件的审讯,进入了最后阶段。

倒不是说,要出结果了。

而是,赵煦下达了诏命,要求案件就以目前涉案范围来审理。

没办法!

不限制一下的话,乌鸦们继续咬下去,就可能牵扯到朝中大臣。

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须知,就这么十来天,乌鸦们在大理寺里,靠着严刑酷法,锻炼成狱。

撬开了一个又一个胥吏的嘴巴。

府界内的豪族、强人,瞬间倒了大霉。

光是陈留县的典吏王德利谋逆一案,就让数位与之有姻亲关系的府界官吏下狱。

这些人又波及他们各自的姻亲,造成连锁效应。

不过半个月,就有十几位府界典吏、县尉、县丞被就地罢免或远窜外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