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

灭元1399 老大河 1211 字 1个月前

一个是被奉为当世地位尊崇的大儒,一个却是被天下读书人所鄙夷的方回。这两人,竟然会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身世问题,也不知道该算是巧合,还是讽刺?

甄鑫心头掠过一丝无奈,沉吟半晌后答道:

“是短非长,好丹非素,

一生区区,未免爱恶,

爱恶不去,何由是非,

爱恶既去,是非何为。”

这次,轮到赵复怔在那里。

姚燧却不得不抚掌而叹。

赵复名为讨论是与非的看法,其中不免带着一丝考较的意味。

甄鑫不喜欢儒学,甚至于对理学还心存着让人难以理解的排斥。他更喜欢老庄自由不羁的思想与天马行空的自我。

赵复便用庄子的言论来劝说他。

而甄鑫回复的,却是邵雍的这首小诗《是非吟》。

每个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难免有爱有憎。只有抛弃个人成见、明辨是非,才能守住正道。

邵雍此人,是北宋时的理学大家,也算是赵复一脉所承的祖师级人物。

一个以他喜欢的庄子思想来劝其不要过于纠缠自己的身世,一个却以其学术之本来反驳必须不得含糊此事。

可谓针尖对上了麦芒。

不得不说,甄鑫这番应对,不仅体现其丰富的学识,甚至在气势之上隐隐压住赵复一头。

顺带还暗暗地谴责了向蒙古人妥协了五十年的这位老先生。

在甄鑫眼中,对于蒙古人的顺服,属于大是大非的根本问题。他不会认其为宗,也不会跪其为主,更不会为此而奉上汉人或是南人的利益与未来。

这少年人,真如奇花初胎、河出伏流,有斗志、有勇气,却也显得有些冲动。

妥协,有些时候是无可避免的手段。

若没有妥协,赵复就不会让北地的理学得以发扬光大。

若不妥协,鱼死网破之下,北地如今早已荒无人烟、赤地千里。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有多少的汉家子民断子绝孙!

但是姚燧也不得不承认,妥协的时间长了,便会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