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之叹息一声,看着眼前众将,缓缓道:“诸位,我有要事和你们商议。请来内帐之中商谈。”
内帐之中,十余名骨干将领齐齐聚集。高雅之端坐上首,神情肃然。
“诸位将军。岳父新丧,本不该和你们说这些话,但此事火急,我也拿不定主意,我只能请求诸位一起商议定策了。在我说话之前,我请诸位立誓。今日所言,不得泄露出去半个字,否则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我先来。苍天在上,厚土在下,今日帐中所议之事,我但有半个字泄露出去,教我天诛地灭,死后永世不得超生。”高雅之沉声道。
众人愕然,但见高雅之如此,便也纷纷立誓。高雅之在军中算不得有很高的声望,但是此时此刻,自然以他为首。况且他要立誓,必是有重要机密之事要说。
孟虎当先立誓,众将领纷纷立下誓言。
高雅之这才点头,沉声道:“有几件机密之事要跟你们说。第一件事便是,今晚三更,刘太守将率军反出荆州军,不再为桓玄效命。”
“什么?”众将惊愕叫道。
“那是为何?他不是桓玄身边的红人么?怎会这么做?”孟虎叫道。
“其中原因,以后再同你们详述。我想说的是,大将军之死只是意外,你们不要怪他。他如今也心中难过之极。我想说的是,他对大将军情深义重,对我们也颇为照应。他甚至告诉了我他最大的秘密,将火器火药制作之秘交给了我。因为他抱着必死之心。”高雅之道。
众人又是一片抽气之声。火器火药的秘密,刘裕居然交给高雅之了。这可是天大的秘密。再愚钝之人,也知道这个秘密的价值所在。
“这,这到底怎么回事啊。”李山阳皱眉问道。
高雅之摆手道:“且听我说,眼下没有时间跟你们详述这些事。第三件事,是关于我们。桓玄卞范之他们打算将我送到巴蜀偏僻之地安置,将你们全部编入桓嗣的前军之中,同李徽作战。对此,你们怎么看?”
“什么?”众将领再一次炸了锅一般。
“消息当真?高将军,他们跟你说了?”孟虎叫道。
高雅之沉声道:“适才刘太守前来告知了此事,他刚刚见桓玄归来,特地前来告知此事。”
孟虎皱眉道:“刘裕所言?未必是真。高将军当去求证才是。”
高雅之沉声道:“不必求证。大将军在世之时,他们尚且如此。何况大将军亡故之后,他们更会如此。我就算不相信刘太守之言,我也相信桓玄他们能做的出来。大将军在世之时便常说,他们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希望将我北府军全部铲除,他们怕死了我们了。我们留存一日,他们便永远超不过我们北府军当年创造的辉煌。他们容不得大将军,也容不得我们。所以,我完全相信刘太守之言。他对我推心置腹,我为何要质疑他?他连最大的秘密都告知了我,连今夜叛离的事情都告知了我,我为何不信他?”
孟虎微微点头道:“高将军既这么说,倒也颇有道理。然则高将军打算怎么办?”
高雅之沉声道:“我是不会离开诸位的。让我去巴蜀之地为官,便是将我们分开,然后让你们上战场去当炮灰。这等心思,当真狠毒。大将军尸骨未寒,他们便动我们的心思了。我虽心中有了主张,但此事重大,我需要同诸位兄弟商议而决,不能独自做出决定。诸位兄弟,你们认为如今该怎么办呢?”
所有人面面相觑,皱眉沉吟,一时间没有人开口说话。
“高将军,你既有主张,便说出来。我等再商议。这一时之间得知这些消息,教我们如何定夺?”孟虎沉声道。
“正是。高将军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便是,都是自家兄弟,有事好商量。”众人纷纷附和。
高雅之微微点头,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如此,便听诸位的。诸位兄弟,我的想法很简单,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桓玄既然拿我等兄弟不当人,我等又何必效忠于他。刘太守和大将军曾相约重振北府军,大将军此番意外亡故,我等当继承大将军的遗志。想我堂堂北府军将士,何必寄人篱下任人摆布。所以,我的想法是,今晚跟随刘太守的兵马冲出此处,归于豫章,改换名号,过逍遥日子去。从此兄弟们只为自己而活,再不仰人鼻息,再不受这帮狗贼的窝囊气。你们看如何?”
众人鸦雀无声,他们没想到高雅之竟然是这样的想法。他说的轻松,当今天下,自己这群人势单力薄。刘牢之也死了,失去了主心骨。若叛桓玄而去,则朝廷不容,桓玄不容,徐州李徽也是不容,如何立足?
“诸位有何想法,尽管说出来。”高雅之道。
“高将军,我斗胆问一句。你当真那么信任刘裕么?况且,就算我们到了豫章,桓玄必来清算。两家合兵,不过数干,拿什么去抵挡?”李山阳问出了众人心中担心之事。
“李将军,刘裕是何品性,我并不知道,我同他交往不多。但刘裕确实是个有胆色之人。诸位还记得当初他从豫章孤身前往浔阳之事么?就凭这份胆色,便是英雄人物。或者,我只问诸位一句,难道他比桓玄等人还不值得信任么?他和大将军是结义兄弟,又是彭城同乡,总不至于比桓玄还不可信吧。当年王恭、司马道子以及如今的桓玄都是怎么待我们的,诸位都看在眼里。谁更可信,你们自有决断。”高雅之说道。